我和祖国的故事作文三篇

2018-06-08   来源:作文素材
  一晃七十年,故乡是祖国的,我是祖国子民中的一员。七十年间,故乡和我,都跟着时代的节奏——有时大步流星,有时悠闲自在,有时也跌跌撞撞地往前赶路。气喘吁吁也罢,汗流浃背也罢,甚至有点病痛灾星也罢,脚步,却始终不曾停过。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和祖国的故事作文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和祖国的故事作文1

  “家”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字眼,有房才有家,很多人都感慨,只有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觉。从狭小拥挤到宽敞明亮,从几代同室到各居其屋,从有房住到住好房——我家的搬迁经历,不仅彰显了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也见证了国家惠民政策的巨大成就。每当谈到这些,妻子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笑意,她说 :“我们家的幸福生活都是‘搬’出来的。”

  一家三代的蜗居生活

  上世纪70年代末,父亲转业到河北省邢台市电解铜厂工作。母亲、姐姐和我从老家土坯房搬到厂里一间砖瓦房安了家,面积仅有40平方米。父亲用布帘把房子做了三个隔断,一进门是厨房和我睡觉的单人床,中间是姐姐的“客厅”,最里面是父母的“卧室”。由于常年风吹雨淋,墙面的裂缝清晰可见,父亲就找来水泥进行封堵。因为房屋地势低,光线很暗,即使白天做饭,母亲也需要开灯。晚上,老鼠在地上、墙垣上跑来跑去,吵得人辗转难眠。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需要动用三四个水盆接水。印象最深的还是冬天上厕所和用水困难,厕所在距我家200米的偏僻的荒地上,厕所四面透风,尤其是到了冬天,蹲一会儿就全身冰凉,非常受罪。家里的生活用水需要每天到离家较远的厂区里担水,有时人多了还要排队。后来,我结婚有了女儿,一家三代还蜗居在这间瓦房里。在那个贫瘠的时代,“一穷二白,家徒四壁”是我家的真实写照。

  搬进职工宿舍心里很满足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邢台市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所工作的邢台电厂职工住宿条件改善了许多,在厂区附近盖起了两座职工宿舍楼,我有幸分得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职工宿舍楼每层30多户共用一个水房、一个厕所,早上上厕所排队是常事。各户没有厨房,都是在门前走廊上放个蜂窝煤炉子做饭,谁家吃什么一目了然。冬天冷、夏天热,晚上院内搅拌机的响声震得睡不好觉。到夏天开个窗户通个风,从走廊上经过就能看到屋内,有的职工结婚时就在这样的宿舍里。那时的墙不隔音,说话两边屋里都能听到,夫妻间连句亲密点的话都不敢大声说。我们一家三口在这样的房子里一住就是5年。尽管这样,我觉得比住低矮潮湿的瓦房条件好多了,心里很是满足。这次搬家,虽然没添置什么家具,但我们用攒了几年的工资买了电冰箱、彩电和洗衣机。

  “自力更生”使新家有了“质”的提升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迫切地感到一间职工宿舍实在无法满足全家人的需求,女儿应该有自己的房间。看着上班路上经过的众多楼房,当时就在畅想:不知何年何月,我们也能住进楼房?

  **年,我的女儿上初中,有一个独立生活、学习空间的需求更加紧迫,家里狭小的房间显得“捉襟见肘”。幸好,有头脑的妻子抓住了市场经济的好时机,经营着小商品,攒了几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这时,在距市区不远的地方盖起了商品楼,这个地段离孩子学校不远,距父母居住的地方也很近,我们感觉正合适,于是两人用多年的积蓄购置了一套12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楼房。

  这次搬家,我和老婆可费了不少功夫。为了装修和布置房子,我们一趟趟地看地板、看瓷砖、看吊顶、看窗帘、看电器、看其他各种装修材料。做防水、改水电、吊顶、刷墙、安装壁橱衣橱……虽然出了不少岔子、遇到不少难题,但一个个都被解决了。我们夫妻就像两只燕子,一趟趟将泥衔回来,筑在我们的巢上,虽然累,但看着新房一点点变化,心里十分开心和满足。

  搬家那天,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们都啧啧称赞,言语中满是羡慕之情。新楼房有大大的客厅,定制的沙发,再也不愁客人来了没地方坐。房间安装了铝合金窗户,密闭性和隔音效果好多了。最提升幸福感的一点是,我们在卫生间安装了洗浴设备,终于不用跑到外面上厕所和洗澡了。这次搬家可以说是“质”的提升,我们在“自力更生”的拼搏下,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能住上楼房,最高兴的就是女儿了。我至今还记得她走进自己房间时的兴奋模样。她说:“爸爸,我们终于住进了楼房,我还有了自己的房间、书桌和床,简直像做梦一样!”

  再次“搬家”见证幸福变迁

  时间进入21世纪,城市进入了建设快车道:老体育场建成了绿化广场、顺德路南延贯通、大批污染企业退市搬迁。烟囱推倒了、厂房拆除了、城中村改造推进迅速,多个生活设施完备、环境美丽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年,我们又在黄金地段购买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第四次搬家住进了有花园、有绿地、有健身器材、每户有地下室、地面有停车位、地下有停车场、有物业管理功能齐全的生活小区。小区内建有幼儿园,居委会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一应俱全。有时间在那里下下棋、打打球、看看书报,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现在,我们家不仅有全套品牌家具,液晶数字电视机、液晶电脑、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等家电也应有尽有。

  2019年2月,我的女儿出嫁,新房在同一个小区。晚饭后,我们全家四口散步在小区的林荫小路上,幸福感油然而生。看着宽敞舒适的房间,望着窗外干净整洁的街道和五彩缤纷的大都市,我和妻子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如今,一家三代曾经居住过的瓦房已经被高楼大厦所替代,我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姐姐姐夫也都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享受着天伦之乐。

  房子呵护着生命的成长,也珍藏着人的记忆。从土坯房、砖瓦房到单身宿舍,从楼房到电梯房,这就是我家的搬迁记,越搬迁越幸福。我们家住房的变化,就是社会变迁、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是伟大祖国70年变迁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受益者和享受者,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好祖国这个“大家”多作贡献!

  我和祖国的故事作文2

  陪儿子写作业,凝视他坐在台灯柔和的光晕里认真写字的样子,我想起岁月深处的那盏煤油灯,在黑洞洞的土屋里忽闪着火苗,几许温暖几许感慨……

  我最初对灯光的记忆,来自一盏黑乎乎的煤油灯。一只用完墨水的瓶子,盖子上钻一小孔,孔中安插一根比筷子略细的铁皮灯芯,灯芯中贯穿一条用棉花捻的捻子,一端浸于煤油里,一端微微露出。点燃了,便有一团微弱的火苗跃出。一片昏黄的灯光,便像梦一样晕染开来,梦里还能看到绽放如梅的灯花,还能听到噼啪的微响以及遥远的古言和村中的人事。这样的灯光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也为我燃起了生命最初的一缕霞光。

  那时,天黑透时,执掌光明大权的母亲才去点灯。作为燃料的煤油,当时也叫“洋油”,不仅贵,而且因为紧缺限量购买。为了省油,她总是把灯芯捻得细细短短的。母亲点灯的水平很高,只需一根火柴,“嚓”的一声就点燃了灯焰。尽管劣质煤油的火苗有气无力,还吐着黑烟,但却驱除了生活的黑暗。煤油很贵,光明有价,母亲舍不得浪费光亮,微弱的灯光里,她纳鞋底的声音“哧哧”响,单调的声音,把一个个清苦又孤独的夜拉扯得很长很长。

  上学后,母亲郑重地把掌灯权移交给了我。她教我如何掌握技巧,只要一根火柴就能够把灯点燃。她嘱咐我说:“男孩子,长大后要持家的,连给家人光亮的本事都没有怎么行呢?”我天生手脚协调能力弱,第一次浪费了足足半盒火柴,才把灯点燃。母亲心疼地收拾起地上烧黑了头的火柴杆,灯光里,她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好像我刚刚完成了成人仪式一般。

  从此,每天晚上我家的灯都是由我点亮。小心地拿起火柴盒,打开,捏住一根,仿佛拿到了通往光明的钥匙。将红色的火柴头在磷片上“嚓”地划过,火苗便“刺啦”一声蹿跳起来,用手罩着,防止微弱的火苗被风扑灭,慢慢往短短的灯捻上触碰。灯焰忽闪几下,就欢快地开出花来。母亲满意地望着我,好像她的儿子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她又开始重复单调的纳鞋底的声音,我坐在她身边认认真真地读书、写字。

  上三年级,认识了几百字,我就开始看“杂书”。连环画,厚的薄的大人看的书,找得到的全看。好多书,我都是在煤油灯下读完的。

  我看书时,母亲常常说:“这孩子,灯这么暗,把眼睛看坏了咋办?”边说边用纳鞋底的针把灯捻拨得高些,让灯焰高高地蹿起来,纸上的文字便清晰如流畅欢快的溪流了。

  那个时候,曾有在城市打工的乡亲回村预测,将来是“灯头朝下”的时代。年少的我十分不理解,因为我们的煤油灯是灯头朝上的啊,倒过来,肯定不行。但是,这个“肯定”被否定了,上小学四年级时,村村通电了,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泡。电灯一开,房屋亮堂起来,我们的心房也被照得亮亮堂堂。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因为晚上写作业,不用“摸黑”了。煤油灯完成了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尤其是灯。本想,用上电灯泡已经很幸福了,没想到后来,日光灯也普及了,再后来,又有了节能灯,既省电又明亮。近几年,各种造型的水晶灯、LED灯比比皆是,简直是五花八门,色彩缤纷,灯的功能也不再是单一的照明,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绚丽多彩的光芒。

  如今,煤油灯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久远了,许多孩子只有在博物馆、纪念馆才能见到它的身影。偶尔停电,大家也可以用带有电池的台灯照明。过去,有一句俗话:蜡烛不点不亮,油灯不拨明。现在,孩子们恐怕已经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灯的变迁是我们老百姓生活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我们的灯越来越亮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亮了,我们的时代越来越亮了。去年回故乡宝丰县雷神村,惊喜地发现故乡的村巷竟然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智能感光控制,一到晚上便自动亮起,天一亮便自动熄灭,极为先进。看着小朋友们在明亮的路灯下游戏玩耍,我想起我小时候,晚上面对漆黑的村巷不敢独自出门的情景,不由得感叹生活日新月异时代今非昔比。听说全县正在乡村推广普及这种太阳能路灯,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生活中的灯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思想中的灯照亮了我们的时代: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这些全新的理论之灯正照亮我们祖国的未来。

  如今,我生活的古都洛阳,她的许多历史名胜如龙门石窟、隋唐城遗址公园、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应天门遗址、洛邑古城等,也充分运用了现代灯光的美学设计,每到夜幕时分,在灯光的装扮下,这些古老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流光溢彩,引得游客流连忘返。历史景观精心打造的灯光秀和霓虹闪烁的现代城市夜景交相辉映,成为洛阳市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灯光璀璨,恰似伟大新时代繁荣昌盛之景象。

  我和祖国的故事作文3

  黄昏收敛起最后一丝光亮,从田野里升腾起的暮霭就如拉大幕一般,让天色变得越来越暗、越来越模糊。就在人们下意识地感觉到天黑时,村子里沉睡一天的路灯纷纷睁开了眼睛。

  乡村的夜生活是单调的,天一黑,村民们都基本赶回了家。机械化的耕种,让地里的农活大大减少。他们和城里人一样,在电视机前惬意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看着村子里那一盏盏365天亮着的路灯,九奶奶总会唠叨,这一晚上得用多少电呀!村子里照得明晃晃的,又没人出来做活,太可惜了......每当此时,我们都会打趣道,您恐怕还不知道,现在不仅乡村和城里一样满是路灯,就连骊山、宝塔山,晚上都是满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好看......九奶奶听了有些目瞪口呆,过了半天才咂摸着嘴说:“给山上也点灯,是给山神照路吗?”“那是旅游发展需要。”虽然对于我们的解释,活了近一个世纪的九奶奶根本想不明白,但看着夜晚村子里灯火通明,唠叨之余,她总是眉开眼笑地说,有电真好,走哪都不怕黑。

  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在村子里,电灯还是个稀罕物。因为电不够用,白天工厂为了保证工业用电,只能牺牲乡村照明用电。所以到了晚上,整个村子里都是黑灯瞎火。三天两头地停电,让点煤油灯成了家常便饭。孩子们写作业、妇女们洗锅刷碗、男人们喝茶吹牛,都是在煤油灯下进行。秋收时,在院场里熬夜打豆子、剥玉米,有月亮的晚上还好些,没月亮的晚上全凭手摸。

  当时九奶奶经常叹息地说,到小康社会用电就不发愁了,人们想怎样用电就怎样用,只可惜我等不到那天了。我们总是宽慰九奶奶,您好好活,一定会等到那一天的,好日子会很快来的。

  没想到宽慰成真,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原本稀缺的乡村用电,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便得到了解决。有了电,就像河里有了水一样,一切都活泛起来。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电脑、空调......现代化的家电迅速走入乡村人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乡村晚上,不仅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就连村道上,也竖起了路灯,村与村之间的环山路上,更是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路灯。看着夜晚里乡村灯火如市,别说九奶奶做梦想不到,就是人到中年的我,也如做梦般感慨。好日子肯定是奋斗出来的,若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知这样的幸福生活需要奋斗多久。

  天上千颗星,地下万盏灯。像河水一样充足的电,不仅为乡村照出了一条灯火辉煌的光明大道,更是为村民们点亮了幸福生活的通天大道。

我和祖国的故事作文三篇

https://m.ndcksc.com/zuowen/1962/

推荐访问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初三600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700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初三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800高中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600字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500初三 我和我祖国代作文600 我和我的祖国优秀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初三 我和我的祖国小学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议论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400 我和我的祖国中学生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2000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600字 我的祖国我的班作文初三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素材 关于我和我的祖国的作文 初中作文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600初中
分享

热门关注

合作共赢作文素材集合4篇

作文素材

合作共赢的作文素材锦集三篇

作文素材

关于因小失大的作文素材【五篇】

作文素材

议论文的作文素材范文四篇

作文素材

张桂梅作文素材【五篇】

作文素材

规则与人情的作文素材范文(精选四篇)

作文素材

海伦凯勒适用的作文素材范文(精选4篇)

作文素材

宽容的作文素材【汇编四篇】

作文素材

全民国防教育的作文素材集合5篇

作文素材

跟人惜别的作文素材范文(精选3篇)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