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研笔记资料3篇

2020-07-17   来源:大学演讲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是2009年8月1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祥利,林乐昌。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研笔记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研笔记资料3篇

  一、 填空题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

  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3、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4、

  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5、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

  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

  科学家掌握辩证思维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理沦自然科学的发展。】

  6、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深刻批判的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

  【答:在《反杜林论》第二编第五章里,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分析和深刻批判了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这五种谬论分别是:1)杜林的生产价值论。

  2)杜林的“分配价值”论。

  3)杜林关于人力的花费计量一切价值的谬论。

  4)杜林关于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谬论。

  5)杜林关于工资决定价值的谬论。】

  三、辨析题

  1、黑格尔明确指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答:该命题错误。黑格尔的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其并没有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恩格斯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必然性的消失变为不现实,并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黑格尔不敢推出这一革命性结论,由于他所代表的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软弱性和保守性,他们不敢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在这一命题中,他一方面通过辩证法要求变革,他认为现实的才是合理的,不现实的即为不合理,因而是不应存在下去。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故意不说后半句话,表明不愿与封建专制社会对抗,不愿失去统治阶级给他的利益和荣誉。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恩格斯才能推出彻底革命的结论。】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庸俗唯物主义。

  【答:该命题错误。

  (1)庸俗唯物主义简单地把人脑与胆、胃相比,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胆排出胆汁、胃排出胃液一样,这样就把意识的主观特征抹煞了,这就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取消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⑴机械性,用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⑵形而上学性,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⑶不彻底性,即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非历史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马哲产生之后产生的,是哲学上的倒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哲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所以,不能把形而上学和庸俗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3、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因而是无神论者。

  【答:该命题错误。

  (1)费尔巴哈确实是无神论者,他在反对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对传统的宗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针对宗教的危害他勇敢地提出了“政治代替宗教,人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的口号。

  (2)但是同时他并且没有主张彻底地废除宗教,他在提出取消人格化上帝的宗教后,又提出了要建立起爱的宗教。】

  四、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内在地统一起来的?

  【答: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首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在于它们目的的一致性,即都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斗争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无产阶级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使无产阶级认识到了自身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意识到了自身的地位和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其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还在于它们在逻辑上形成前提、论据和结论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地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使无产阶级有了完备的斗争武器。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中,这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深刻认识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才能真正弄懂并掌握整个马克思主义。】

  2、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先应当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大量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否认或回避矛盾的想法及态度是不正确、不可取的。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并妥善解决矛盾。我们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及解决的方法。

  第一,从矛盾的性质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体上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当然,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仍将长期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了解决矛盾的途径,应当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地得到解决,而不是像以往社会那样,最终要通过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是成长中的社会,其矛盾是由于其不成熟、不完善而引起的,因此,只能随着社会制度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原有的矛盾无从解决,还会产生新的更大矛盾。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在总体上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在总体上必须采取非对抗的方法去解决。从根本上说,现阶段,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为此,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相应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从而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方向。】

  五、评价题

  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而以“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为副题的《论粮食税》则是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作。

  一、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所阐明的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

  1、在俄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列宁认为,在宗法式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中,占优势并对社会主义形成威胁的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这种情况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以实行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国家资本主义为重要途径。

  2、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启动点,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意味着政府可以把最必需(对军队和工人来说)的粮食作为税收来征收,其余的粮食,政府可以用工业品与农民交换。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恢复工业生产,从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社会主义的基础。

  贸易自由是实行粮食税以后必将出现的结果,而贸易自由又会导致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和发展,对此不应实行“堵”的办法,而应实行“导”的政策,即努力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这是在无法拿出小农所需要的全部工业产品来向小农交换粮食和原料条件下的唯一合理的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包括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租赁制。

  3、要现实地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和向资本家学习。对于资本主义,应该放到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背景下来分析。“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因为与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它与现代生产相联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不要害怕资本主义,而应利用资本主义来提高社会生产力,来促进社会主义。

  要学会管理,就要向资本家学习。列宁主张共产党员应该“向那些有知识的人(专家)和有组织大企业经验的人(资本家)学习”,而不管他是承租企业的大资本家,还是代销商,抑或是办合作社的小资本家等等。

  二、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粮食税》作为关于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它的发表,不仅为苏维埃俄国人民提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依据,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这里讲到的只是过渡时期的政治方面,而没有讲在经济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在其他一些地方,如关于党的近期纲领的一些文件中讲到一些措施,但除此以外几乎没有从理论上阐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列宁解决的。他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出发,论证了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的必要性,同时指明了过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2、关于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人国家同农民在经济上结合及其形式问题,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曾作过一些论述,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列宁。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粮食税、发展工农之间的产品交换等重要思想。

  3、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强调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但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应当利用资本主义这个思想却是列宁的贡献。他不但认为应当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来战胜小私有经济,而且认为应当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此外,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在组织生产和流通方面向资本家学习的思想、反对官僚主义以及发挥地方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观点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贡献。

  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实践意义主要有: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有效地指导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苏维埃俄国,而是对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譬如我们党在50年代所领导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2、新经济政策是适应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策,但其许多方面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我们今天学习《论粮食税》这篇文章,深刻理解和把握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工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我国目前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只有重视农业的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从过去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转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这一思想为开启我们的改革思路,即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同时注意限制它的消极作用。再次,列宁关于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管理经验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改革开放,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部分

  1.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1)

  揭示出人的本质既不是黑格尔抽象的精神劳动,也不是费尔巴哈的类。它指出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2)

  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人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3)

  它突出指出人的社会属性,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即社会,社会即人。

  2.人化自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应该是同一的,人的真正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以确认和实现自己的本质。这个过程的结果就叫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不仅是一个结果状态,而是一个历史过程,人化自然的生成史正是人类由异化状态走向真正人的状态的历程。

  3.两种尺度(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指人建构对象的实践活动要遵循两种尺度即外在对象的尺度和人内在的尺度。

  外在对象尺度: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内在尺度:包括人的需要、目的、利益。

  两种尺度的体现:1)

  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统一。

  2)

  体现了真理的尺度(客观)、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的统一。

  4.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1)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和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2)

  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且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

  3)

  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范围内生成。

  4)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5)

  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存在。

  5.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理解:是指共产主义扬弃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异化,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统一,也就是说通过对私有财产扬弃,通过对异化的消除,人的自然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第三条提纲(人和教育、环境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它们只看到人是被客观环境决定的消极的被动方向,而没有看到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环境的这个积极的能动方向。而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最根本的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周围环境,而且改造了自己,所以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2.第六条提纲(关于人的本质)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观点,有两个错误:第一,它不是具体的历史去考查人的本质而是孤立的、抽象的去考查人的本质。第二,它不是把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去加以说明,而是把人当作一个自然的人加以说明。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也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人是一种生活在一定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之中的。并指明了研究人的本质的区别:既不要抽象去了解人的本质,而应当具体的了解人的本质;不要用人的自然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而应当用人的社会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

  3.第八条提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是指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人在各方面的生活都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而实践是社会性的,都是在社会联系和制约中进行的,实践及其形成社会关系在其现实性上都反映了人的本质。

  4.第十条提纲(论共产主义)

  1)人类社会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因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彻底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人剥削人的、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才能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然王国,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真正的社会。

  2)社会化的人类指的是无产阶级。

  提纲中把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新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说明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世界观。

  5.第十一条提纲(新哲学)

  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伟大变革实质。给哲学提出了崭新任务-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也就是赋予唯物主义以实践的功能,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6.《提纲》如何体现哲学革命。

  1)论述对自然它承认自然对于人的优先地位。但同时又认为现实的自然又是人化自然。

  2)对于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于人认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对于思维和认识,它认为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

  揭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崭新思维方式。

  (三)《共产党宣言》

  2.两个必然的理解(辩证来看)

  资产阶级必须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考查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揭示出的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如果我们教条的对待两个必然,那就会对社会主义前景产生困惑。如果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就会对历史发展趋势充满信心,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渐进过程。

  3.原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认为未来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科学共产主义精髓,是对科学共产主义最集中的体现。

  1)

  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

  2)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文化高度发展,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3)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不仅自己是社会的主人,而且将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

  恩格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阐述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的。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简答题

  1、

  简述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内涵、实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变革就是批判和超越以往一切形而上学旧哲学,颠覆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立足于实实在在的人,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从而实现“从人间升到天国”,建立起崭新的世界观和哲学观。进一步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旧唯物主义众多缺点的要害是“直观性”,对事物不能限于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再有把实践作为一个把握历史观的范畴并以实践的历史观去统摄认识论,并且把生产实践提升为唯物史观逻辑体系的起点。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关键和核心,否定和抛弃了本体的、实体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即从人的自身出发去理解人进而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从现实出发去理解人和自然关系,从具体历史出发去理解主体和客体关系。

  2、

  简述马克思历史观的精神实质及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历史观的精神实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出发,肯定历史过程对人来说的客观性,同时高度重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客观唯心主义历史现。

  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有社会存在后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历史观则反之。

  3、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变更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地、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是自觉斗争的成果。

  第三,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自身解放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先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进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

  第四,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有先进分子组成,是民主性的政党。

  第五,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实现的手段不外乎武装斗争和和平过渡,或两者相互配合;第六,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都要经历时间长短不一的过渡时期。

  4、

  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主题。

  首先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立场和出发点的批判,他们把资本主义各种经济关系看做永恒、普遍、超历史的存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规定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关系,是一定物质性质的生产,即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构成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

  其次是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主要是现代性批判,阐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运行方式和内在逻辑,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中揭示导致其自我解体的力量,把共产主义的潜在趋势和可能面貌呈现出来。他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是辩证的,对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性提供辩证的思维方法。

  二、

  辨析题

  1、

  恩格斯所说的“新世界观”即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答:回答是不全面的。“新世界观”不仅仅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还包括人本主义本体论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

  马克思发现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类史是自然史的现实部分,从而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如此,马克思发现现实的个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社会的革命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形成现实人本主义本体论,克服了旧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谬误;马克思发现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从而形成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克服了旧哲学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谬误。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的人和物有机统一的现实人本主义本体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三者一体化的全新的现实世界观。

  或“新世界观”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提纲》中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错误就在于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而不是从实践视域去理解对象,是旧唯物主义与新世界观的根本分歧;对对象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只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关键是“改变世界”,即人的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社会的革命的物质实践活动,才是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本体;指明了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感性现实性的确认,唯心主义对实践理解的根本缺陷,即不理解实践的现实性。

  2、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

  答:说法是正确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实践。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了立足人类或社会的人类,也就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强调了关键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不同,它开辟了唯物主义的新视野,把实践作为事物和现实的根基,而旧唯物主义紧紧盯住物质。马克思用实践把主客体联系起来,使实践范畴依附于人的对象性活动,这就使唯物主义摆脱了先前的抽象性、思辩性和直观性,从而面对现实,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

  3、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创建构关系的重要文献。

  答: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在《序言》中了解到马克思不同时间段的研究历程:先是哲学,然后转向法律(主要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发现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要从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继而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且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我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这指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且在《序言》中用一长段简洁的语言的叙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点,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带来社会的变革,两个决不会等等。从而我们知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的,并且通过此,唯物史观得以逐步创立。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创建构的重要环节。

  答:这个说法是正确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态》中形成基本的内容和框架,在《序言》中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首先,《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支柱理论---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规律、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等等,都作了简明而精炼的概括,比《形态》的表述要成熟得多;再有,马克思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要比《形态》中划分的五个阶段准确的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济学批判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找到了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或者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

  论述题

  1、

  试论实践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在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生活过程。它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既是自由的,也是必然的,是“定在中的自由”,是

  必然中的选择。对于马克思来说,实践不仅是不同于人的单纯思想活动的感性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同时是受人之外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决定的,抽去了这一点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马克思在《提纲》一文中,对实践做了这样的界定:一是从客观现实的活动形式去规定实践,

  把实践看作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从而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二是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能动活动,借以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地位和作用:(有些问题)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批判和揭露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深刻揭示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内在统一,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奠定基础,完成马克思哲学的出场。

  (考试时根据题目安排来作答,适当修改,参照辨析题第一题,总的观点应该是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

  2、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角度和语境不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到在对经济学长期研究后,得出一个总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是“用于指导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科学工作”。也就是说马克思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中提到历史唯物主义,并用以指导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当时流行的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清算了从前的唯心主义哲学信仰,并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

  联系:虽然两者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点话语的表述上有些不同,《序言》更加经典化,但是基本的原因是差不多的。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前者从物质资料生产的双重关系考察,后者描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连动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生产关系消亡与产生条件的原理,前者指出社会革命能否到来,还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生产力”和“反抗……”的革命群众”,否则,“没有任何意义”。后者力图对新旧生产关系变更交替的条件与时机,从理论上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界定

  提出“两个决不会”结论。

  再有,在有些方面,两者相互补充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关于社会形态演变的序列问题,《序言》的划分修正了《形态》五个历史阶段的划分,更加准确。再有,《形态》中指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同时也是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从而研究社会发展本质和规律,构造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3、

  试论马克思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

  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主要是指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马克思通过批判地吸取黑格尔现象学方法,才找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的钥匙,从而确立了新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自然观、社会观、实践观以及对待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上。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经济生活的批判而实现的,是为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机器啊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特殊规律。

  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维度。总体而言,没有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就没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且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丰富完善了马克思的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推广与运用,他们是一般与特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过是进一步论证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同时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指导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为指导的,哲学批判为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批判提供理论视域和基本原则;而且政治经济学批判将哲学批判引入对现实社会的基础的批判,经济学批判则为他考察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具体的现实的内容,为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4、

  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视域。

  马克思经济政治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把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为展开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使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而立足于社会现实、社会关系、交往活动等人类的生存根基之上。与此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各种现实关系的社会一历史规定性进行了去范畴、去概念的清洗还原,揭示出其现存的社会关系不是逻辑先在的,而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出来、并且不断改变着的。

  马克思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来研究政治经济学,从而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限度进行了最关本质的揭示,就此而言,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基地,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要比经济学家们更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从而便具有了批判的原则高度。

  正是由于马克思将科学的方法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之上,进而划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经济学之间的界限,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得以确立,这一原则和基础的定向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研究方法上完全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以及后来的经济思想流派。

  5、

  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统一性与模式表现的独立性、多样性,且为社会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指出了辩证的途径和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止一次地强调,唯物史观不是教条,而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

  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强大的分析工具。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起点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也是历史的起点。揭示出其现存的社会关系不是逻辑先在的,而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出来、并且不断改变着的。

  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这里的批判主要是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立场和出发点的批判和对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规定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关系,是一定物质性质的生产,构成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再有,批判性吸收了黑格尔能动的否定性辩证法,

  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哲学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集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异化劳动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

  论述: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成就的哲学概括,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的分配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归结为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所决定的私有制。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马克思首先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接下来,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才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才使劳动的外化得以实现。马克思在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证明,人类全部奴役制的根源就是这种客观的、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在此,马克思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

  正确评价:1。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的客服和超越。

  2.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

  3.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依然是其理论的主题。

  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解析依然是前科学的。

  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造成以上三点理论缺陷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此时还没有彻底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手稿》只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而不是一部已经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著作。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共产主义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

  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作为异化劳动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内容。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

  第三,共产主义是任何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到了共产主义时,“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是价值根据,自然主义是事实根据,价值根据必须立于事实根据之上,价值根据是事实根据的意义所在。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物两体的关系。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

  另外马克思还的两种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观进行了批判。分别是:粗陋的平均主义共产主义的观点;政治的共产主义观点。

  正确评价:首先,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之所以应当被扬弃,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要求相矛盾。马克思此时的理论建构所达到的知识一种伦理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思维成果。它跟从现实历史中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还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

  (2)在认识论的角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

  (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中还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在区别其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进行的,共产主义不抛弃财产的物质内容,只抛弃财产的异化形式,这就是对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的很好把握。在对现实劳动的分析上也是如此。

  3、

  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为什么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谓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是自古希腊哲学以柏拉图的“理型论”为代表开始的客观唯心主义对人“本质”的解释。此类客观唯心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不依附于个体、社会甚至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特殊形态,而现实中的人,是这种形态的变化、完善、物化(现象化)的产物。

  而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如何理解:所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哲学命题,一个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另一个是“处在同一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相互联系”。前者从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来界定人的本质,而后者强调人实际上所参与的社会关系,要远远超过直观所能掌握的有限数量,即一个社会中的任何一种关系,都会对其中任意个体的人发生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如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地主还是农民、资本家还是工人等,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说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若干方面,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生产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入手。

  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的支配的作用,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在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的集团实际上就是不同的阶级。政治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关系,它是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人的社会地位不仅与人的经济地位有关,而且更与人的政治地位有关。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但是,不能仅仅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结论作庸俗化的理解,不能把这个科学结论看作是一些人大搞“关系学”的根据。社会关系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能归结为人们平常所理解的那种狭隘的“人际关系”。

  4、

  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为什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作为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马克思说以前的哲学家的做法是错的,只把哲学停留在理论上。以前的哲学都只是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把改造世界作为己任,即提出哲学在改造世界上的指导功能。也就是讲,哲学要靠人的实体来把它表现出来,不然就像是船放在陆地上一样成了摆设,而没有被真正的释放出它应有的价值。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消极被动地解释世界,不懂得实践活动在改变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提不出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主张,不懂得实践的观点对于哲学理论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决定性意义。

  传统哲学以实体本体论的方式追求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试图达到对世界的终极解释。在这里,传统哲学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是静观式的知识论态度。在传统哲学看来,静观高于行动,理性高于实践,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解释世界”的问题,在于把握世界的终极存在和本体根据的问题。

  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唯物性,历史性,辩证性,和斗争性。

  而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不仅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认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区别开来了,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蕴含两个最为基本的维度:哲学范式和思维范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入手,才可以展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义。具体而言,这一革命蕴含了两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就哲学范式而言,从思辨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从实质上看,哲学范式的转换与思维范式的转换并非比肩并立的两个转换,亦非前后相继的两次转换,而是同一转换的两个方面,即它们乃是两种视野下的同一个转换。要认识到马克思哲革命的实质需要理解这一转换。

  第二章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1.马克思在《手稿》中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对此应作怎样的评价?

  答案:“异化劳动”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地,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实中的以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就是对这种劳动的“异化”。

  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为越廉价的商品。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也就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一种不属于他自身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要劳动,要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允许人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是违反人的类本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情况恰恰就发生了。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在《手稿》中,这第四个异化规定是从前三个异化中推论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异化、对立状态的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他人”。

  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如下:首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其次,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中,对“异化”概念研究得最深入的要数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之一赫斯了。赫斯提出了“金钱异化”的观点,但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却是明显超越出赫斯的水平的。在马克思看来,金钱、货币的异化根源于私有财产的异化,根源于劳动的异化。在当时的哲学理论界,马克思的这种解释显然是对“异化”的最深层阐释。

  最后,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在“异化劳动”的部分,马克思已经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异化劳动之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的内容。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是虚无主义,它不会抛弃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物质成果,即人类文明的物质成就,它只抛弃附着在这些物质成果之上的异化的关系。共产主义者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们也要占有财富,只不过是作为类的人来占有这些财富而已。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统治使工人越来越穷,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因而只能起来革命,这就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经验基础;私有财产又是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而出现的,就劳动而言,它不可能一直处于异化的状态,异化劳动总会被克服,这就需要共产主义来完成这一根源于人的类本质的历史使命,这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理论基础。

  对《手稿》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的评价如下:首先应当确认的是,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也同样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共产主义之所以是必须的,也并非因为它和历史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而是因为它与人的理想本质的要求相一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2)在认识论的向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2.《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马克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理解?

  答案: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个环节、一种原则,即扬弃私有财产的环节,人的类本质复归的原则,对于处在私有制下的人来说,共产主义是其最近的将来必须要达到的一种形式,这是他真正成为类的人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共产主义还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形式,还不是人类的最终发展目标。《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是真正的人的历史,而共产主义只是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准备史。社会主义中的人跟异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包括对异化的否定关系,而在共产主义的环节上对异化的否定恰恰是其主要的内容。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思想的总体基调上是采用了费尔巴哈的方法的,因此,在他看来,共产主义阶段上的人因为还没有达到从自身出发证明其真实存在的程度,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类的社会形式中的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人们在其中用不着他物的中介就能证明其自身的真实存在。在马克思这里,“社会主义”、“社会”、“类”这三个概念是处在同一个人的本质的实现层次上的。

  3.在《手稿》中,马克思的世界观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为什么说《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答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因此,《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4.《手稿》中,马克思是怎样理解人的价值问题的?在价值观上,《手稿》在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答案: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理解是理论立足点上的抽象人性价值论,加上批判对象上的经验论这两者的统一。

  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5.在对历史主体的认识上,《手稿》达到了怎样的理论水平?马克思是怎样理解“类”和“社会”这两个概念的?

  答案:异化史观对人的本质、人性、历史主体、社会等概念的理解是唯心主义的。这种理论不是把人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之中,而是从所谓的人自身出发,孤立地、抽象地考察人性,把观念性的人性当成了人的本质内涵,其结果必然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

  6.如何正确评价所谓的“社会主义异化论”?

  答案:前几年,由于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我国国内理论界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异化,“异化是社会主义一切弊病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丑恶现象所能给予的最科学的说明”。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异化概念本身的内涵来看,在思想史上所有使用过这一概念的思想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都有两个明确的界定:第一,异化必须是异己化。第二,异化是母体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因此,如果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论,那事实上就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加区别地等同了起来。而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跟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特别针对私有制社会来使用的,至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从未用异化来加以解释。由此可见,把社会主义下的非对抗性的分工和私有制下的对抗性的分工混淆起来,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分工,因而就必然存在异化的看法,是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

  再次,从现实的实践看,“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是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的。如果把一些消极现象仅仅归结为社会主义的异化,那么,这只能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这在认识上无助于推进对真理的追求,在实践上无助于促进对问题的解决,因而,这样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第三章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怎样理解《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观点的提出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案:对于马克思来说,《提纲》的转折是巨大的。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按照这种新的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式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这一理论维度上,实践又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因此,随着实践世界观的诞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现实的、实践的人文精神,一门新的科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的科学。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

  2.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世界观相比,马克思的《提纲》中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哲学主要是用来批判宗教神学的。在宗教中,神具有独一无二的自明性,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了达到批判宗教的目的,用自然界和人代替了神的地位,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外界事物和人即整个感性世界时独立自存的。这就等于把现实世界看成了一个凝固的客体。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直观的。进一步来说,费尔巴哈理论的目的也并没有向他发出实践式思维的呼唤,作为对神性的批判,费尔巴哈只需指出神的观念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就可以了。费尔巴哈除了宗教批判之外,就是忙于建立他的爱的新宗教了,这就更不需要实践式的思维方式了。因此,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理论水平是其理论目的之必然。

  在谈到唯心主义的观点时,马克思说它们“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句话同样也点出了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特性。当然,对此我们也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唯心主义者不是不承认外界对象的真实存在,而是仅仅把对象看作是一种现象,他们认为,在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它的本质即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这种精神理解为个体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者则把它理解为绝对的客观的精神。黑格尔就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在作为现象的世界历史的背后存在一个世界精神,是它在推动着真实历史的前进。既然如此,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他就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本身了。

  3.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与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相比,《提纲》在人性论上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是以哲学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在他看来,人的根本特性是他的直观存在性。对人性的这种理解决定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半途而废的。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运作场所。与18世纪的唯物主义相比,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思想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把宗教仅仅理解为无知和愚昧的产物,而是看到了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然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到此为止了。在指出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费尔巴哈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吹一种“爱的宗教”,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异化的修复,这是他的人性论之必然。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角度来说明世俗基础本身异化的原因。

  相比之下,马克思的人性论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人当然不可能只是一个感性的、直观的存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在指出了宗教异化的世俗基础之后,就是从实践关系的角度对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作出科学的分析。在这之后,实践本身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异化的世俗世界必然要“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一思想,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在这一问题上要反对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完全脱离个人的倾向。二是完全脱离社会的倾向。

  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个人都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在他的身上必然体现着当时社会关系的特征。这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的一面。现实的社会关系本身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来自于它本身。这就预示着人的本质中必然还同时拥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

  再次,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僵死的。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额基础。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的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4.怎样理解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在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上的辩证统一?

  答案:新唯物主义是把与无产阶级利益直接相联的革命性视为自己的核心特征之一的。这里实际上点出了新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党性、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唯物主义一旦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那么,它只有与无产阶级的利益联系起来,把改变资本主义这一旧世界作为自己的基本理论任务,它才可能具有科学性。这是唯物主义学说的科学性与党性的相互结合问题。任何超越于这种党性之外的科学性都将是不可能的。

  另外,如果不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不把唯物主义理解为一门改造世界的学问,那么,即使是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上,它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放弃改变世界的使命,就是放弃了实践的哲学观,没有了实践的观点,对世界的任何哲学解释都将是不科学的。

  5.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答案: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有机体。这从反面提醒我们以下这点的重要性,那就是

  什么是中国当代性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或者说,对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模式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当年之所以超越其他的思想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抓住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本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运用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

  我们今天在分析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的理论支点的时候也要采取这种方法。那些凭着主观想象随意设置一个理论支点,并从这样的支点出发来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的做法显然无法证明其所设置的理论支点是正确的。因此,在探讨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的对接模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一下中国当代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为什么说“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它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经济人”以及抽象人道主义的“自然人”的区别何在?

  答案: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是人,因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但是,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这一设定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谈及此时写道:“这种观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

  说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不是主观的杜撰,而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另一个是历史基础。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生命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有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

  毫无疑问,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断首先针对着“思辨的个人”。虽然,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的问题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这引发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运动。显然,看起来很抽象的哲学批判,其实蕴含着变革现实的探索。但是,他们却始终未能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

  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这种抽象只是非历史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个人不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并通过一定的历史活动形成的,而是可以无条件地存在;从方法论上说,这类哲学都以某种“纯粹的人”(即“原人”)作为自己的分析起点。

  另一种情况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论断。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思辨的个人”,而是“经验的个人”。这种“人”不是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离群索居或沉溺在幻想中的“观念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关系中(如“分工”和“交换”),从事现实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当代实践表明,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同国民经济学的“经济人”根本不同并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推移,“思辨的个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而“经济人”却仍在扮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角。因此,发掘“现实的个人”对国民经济学“实证的个人”的批判意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如何理解“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

  答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出发,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会发生一定关系,形成有机整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个人和自然、个人和他人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由于人们必须通过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而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能力和方式必然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关系和活动。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川流不息的源泉,是社会日新月异的动因。由于生产力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永不满足的发展势头,因而把任何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永恒化的企图都注定要落空。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运动规律的发现,使得当时最为令人困惑的两个历史之谜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一是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

  3.如何正确把握“异化”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答案:如果说,在“异化劳动”的框架中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难以做科学的分析的话,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着眼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已能非常充分而准确地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以至它如何为共产主义实践准备了条件这一难题加以分析。他指出,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都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通发展为前提的”。

  如果说,在“异化劳动”中由于马克思把“异化”归结为“人的自我异化”因而具有思辨色彩的话,那么在这里马克思已对“异化”的实质有了十分确切而实在的说明。在他看来,异化无非是指在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大工业和竞争)而形成的社会化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由于完全和劳动者个人相脱离而变成一种盲目的社会力量,从而成为劳动者无法驾驭的外在力量这样一种情况。因此,消灭异化的出路,就不能仅仅靠改善物质生活条件,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的联合,重新驾驭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总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现实的社会分工取代了思辨的哲学批判,因而导致了在“异化”问题上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4.存在和本质的对立究竟是虚幻的假设,还是真实的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答案:人的存在和本质并非直接等同,而是在历史发展和变化中有条件地相统一。人的存在即人的生存条件、活动方式等,而人的本质则是人的需要以及对这种需要的自觉意识。人的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满足,而需要的更新又推动人们不断地去改变现有的生存条件。这就是实践的革命本性,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后,并没有根本否定存在和本质的对立,而是把它纳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矛盾中,用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加以说明。但同时,存在和本质的对立也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如果说,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是从根源上、从客观趋势上分析社会运动的机制的话,那么存在与本质的对立则主要从个体发展上、从主体感受上揭示社会变革的机制。

  5.马克思恩格斯是何种意义上揭露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应当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答案: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是剥削阶级)在其革命时期或上升时期,其特殊的阶级利益还未完全分化为同广大劳动者根本对立的利益,因而总是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以较具人民性的思想观念获得了群众的认同。然而随着其特殊阶级利益的形成和扩展,其意识形态观念必定与社会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便应运而生。这种虚假性来源于现存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来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也不应理解为一堆骗人的谎言,而应理解成它为现实中苦难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慰。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意识形态并非注定就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只有当其维护一种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时,它才表现为虚幻的观念。第二,把被意识形态所颠倒的现实世界再颠倒过来,只能诉诸现实的革命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并非那么单一。“虚假的观念体系”无疑是其基本含义之一。“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指其“颠倒性”,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

  除了“虚假的观念体系”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含义至少还有两种:其一,指统治阶级的思想,亦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构成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简单地说,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其二,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亦即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既然革命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因而其变化发展也就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共产党宣言》

  1.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斗争方法有何特点?《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历史结构时发现:除原始形态的社会外,迄今为止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同样,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这种对立也必将失去其基础。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在它之后,必定是无阶级对抗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证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不断觉醒,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发成熟。不仅如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趋势,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并非简单以一个阶级的统治取代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其最终结果,是消灭阶级。因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阶级消灭的开端。

  第二,资本主义的两大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是由两个阶级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这就是说,社会化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这一本性同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全一致。不仅因为只有在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而且因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真正驾驭社会化的大生产,根除私人占有制下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的胜利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胜利,因而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特点是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种特点表明,人类社会消灭阶级的条件已日益成熟。因此,无产阶级真正的解放就是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案:概括起来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内容: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实现领导;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创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所以必须突破西方式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式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以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作秀”,它需要真正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3.马克思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从今天的实践者看,其有生命力的内容是什么?结合个人体会。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奥秘及其发展规律,直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了整个世界观的根本变革。

  恩格斯在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阶级要求的表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后创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当“新的生产力已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本阶级利用形式”,巨大的新的生产力便和限制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标志着新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发展到不相容的地步,标志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两个阶级的矛盾及其相互斗争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奥秘和对抗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恩格斯指出,对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基本形式。由于资本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本的生产方式,因而它不可能根本解决其发展过程的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拓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4.《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的?结合今天的实践,谈谈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答案:首先,共产党必须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组织,才能担负起领导这场斗争的使命。迄今为止的社会政治运动的事实告诉我们,近代社会以来的政治斗争必然是政党政治,而工人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没有自己的组织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才能组织成为阶级,团结起来为本阶级利益而进行自觉的斗争。

  其次,共产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城和一般结果”。只有他们不仅代表而且坚持着运动的未来。因此,只有共产党才能胜任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并且也只有在其指导下,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5.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本性的论断?

  答案: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即邓小平所概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再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

  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革命进城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和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第六章

  完整准确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费尔巴哈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1.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价值?如何阐发马克思学说中最富生命力的思想?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的实质究竟是它的体系还是方法?这个问题虽历经多年争论但至今难有共识。

  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知识传统中继本体论、认识论变革之后的一次存在论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像其他现代西方哲学那样,是从一般意义上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出发来阐述哲学的内涵的。我们认为,上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强调方法和拒斥体系哲学并不意味着必然否定世界观式的思维方式。恩格斯在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和《费尔巴哈论》中曾经强调,他和马克思所阐发的新唯物主义既不是教条,也不是公式,而只是方法,即研究问题的指南;同时他也突出地阐发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借以根本区别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方法,即彻底的唯物主义方法。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并不追求那种大而全的哲学体系,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以实践为基础的基础方法论的阐述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思路才能真正达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从历史的具体的社会规定性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现存社会秩序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作为改变现实世界的指南。

  2.

  如何看待马克思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不甚一致的情况?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时,在不同的阶段,他们的工作的侧重点会有差别,这是正常的。并且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不得不面临它的敌人的挑战,在论战过程中突出某一具体的方面,在特定的条件下,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也是应当的。但是,在理解、掌握和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将之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时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恩格斯劝告青年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不要热衷于第二手的材料。

  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恰当的评价,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服务,而且由于它的科学性,它成为了工人阶级实际斗争的唯一科学指南。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指南,它并没有穷尽具体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只是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各个具体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及其特点、规律等问题尚有待于各门具体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作为指南的意义。

  第二,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实际工作指南,对它的任何误解,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实践错误。因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首要原则。

  3.

  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及其“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能否起到决定作用?为什么?

  答案:恩格斯指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时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但是它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的,指的是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和最后决定力量,但不都是最直接的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经济状况固然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的还有上层建筑中的各种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因素主要规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上层建筑的这些因素,本身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派生的东西,没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就无从表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无法实现。

  因此,上层建筑不能起决定作用,但能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历史证明,经济状况不是自动发生作用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人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又受一定环境的制约,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能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恩格斯仅以国家权力为例,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三种情况:(1)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促进经济发展;(2)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破坏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权力迟早是要崩溃的;(3)在某种程度上暂时扭转经济的发展方向,或者把它推向前进,或者把它拉向后退,但最后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这三种情况对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是同样适用的。

  4.

  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取消个人意志在历史中的作用?为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更重视人民的意志?

  答案:恩格斯指出,“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历史规律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唯物史观肯定了人们的意志、动机、愿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是最终的决定性的力量。在历史事实的背后,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在起着支配作用。历史的一般规律总是体现在人们的意志和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因为历史的最后结果,总是在许多单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为比喻。力学上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力的合成。历史的发展就有无数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人意志相互冲突,互相抵消,其最终结果,往往都和个人预定的目的不一样,就像无数四边形最后得出的合力线,这条合力线和其中任何一根线都不一致。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历史规律与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运用于历史领域,说明个人意志和历史必然规律的辩证关系。

  以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起突出作用的人物为例,他们对历史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他们对历史必然性来说,仍然是一种偶人现象,不能起决定作用。伟大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必然性。只是,这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于何时、何地,这是由偶然性因素决定的。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及其在当代的实践--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有关著作

  1.如何在实践观的把握上分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答案: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优秀成果的,对实践概念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马克思发现实践活动具有一种矛盾的本质:既是具有物质力量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又是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理想追求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对于实践必须从人的能动性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加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作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社会性的感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张把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图景的认识和把握必须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他强调指出“人的思维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实践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强调理论要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承担起“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

  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列宁看来,实践首先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其次,它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即按照主观意图改变现实世界的活动。列宁还进一步论证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二者比较起来,实践是基础,认识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的一部分,实践包括认识。

  继列宁之后,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做出重大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前提下,突出强调实践的观点,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所要解决的理论任务是为什么和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如何理解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辩证法是整个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理论基础”和“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是运用辩证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典范。在他们之后,列宁和毛泽东都深入研究和探讨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问题,并把它运用于革命的实践。

  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人物,列宁自觉地把源自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灵活地、创造性地用来指导相对落后的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成功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性转折。

  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去。在丰富的独特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写出了《矛盾论》这部不朽的杰作。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发挥,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者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用和变化发展中,其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第二位的原因。因此,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这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弄清楚它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3.如何理解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同一?

  答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突出地强调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一致的。他以《资本论》为典范,指出个别和一般的对立统一是理解辩证认识的关键;正是这种对立统一贯穿于《资本论》的整个逻辑过程,使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方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列宁进一步阐述了人类认识道路的矛盾性,强调人的认识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因此,辩证法应当适用于和运用于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我们从这里也可以对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思想体验得更加深刻。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在逻辑?

  答案:毛泽东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原则,又密切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揭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继续高举“实事求是”这面光辉的旗帜,卓有成效地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具体体现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科学设想。随后,他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为全党所接受。我们党一方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已走过的历程,果断地结束过去;另一方面则提出了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才又重新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5.毛泽东是如何阐述矛盾规律的?掌握矛盾问题的精髓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去。在丰富的独特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写出了《矛盾论》这部不朽的杰作。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发挥,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者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矛盾论》对作为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了深刻的发挥。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用和变化发展中,其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第二位的原因。因此,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这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弄清楚它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其次,《矛盾论》系统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及其相互联结,揭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特性。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矛盾论》还特别深入研究了矛盾特殊性的三种具体情形,阐明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矛盾对抗的基本理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是指事物矛盾地位的特殊性问题,毛泽东指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各方的地位的特殊性问题。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对抗问题是矛盾斗争形势的特殊性问题。矛盾的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它的具体斗争形式则是各具特殊性的。

  第四,《矛盾论》汲取了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和论据,并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地阐明和发挥了矛盾诸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矛盾论》集中研究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矛盾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中,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述评。

  答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突出贡献是,坚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首先,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前提下,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其次,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主张用不同的方法来予以解决,并进而从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表现、根源、处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涯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结论。就整体而言,毛泽东的这些看法都是别开生面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但是,也应当看到,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毛泽东虽然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但他在说明这些矛盾时,既有脱离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况的倾向,又未能自觉地意识到从斯大林以来一直沿袭的社会主义观念的缺陷性。

  第二,毛泽东虽然提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但他既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完全意义上的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加以区别比较,也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根源、具体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细致系统的分析。

  第三,毛泽东虽然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却始终没有点明。

  7.邓小平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为什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邓小平运用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从三个不同的逻辑层次上提出了“完整准确”说、“精髓灵魂”说和“继承发展”说,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富有创见地界说了马克思主义,为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奠定了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针对“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思想,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的基本原理,从积极的意义上提出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著名论断。邓小平的“完整准确”说不仅全面深刻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时也预示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的广阔前景。

  第二,在“完整准确”说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精髓灵魂”说。他反复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灵魂”。提出“精髓灵魂”说,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是邓小平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第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邓小平把“完整准确”说和“精髓灵魂”说综合起来,提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这个问题所作出的最为完满的解答。倘若说,“完整准确”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精髓灵魂”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的话,那么“继承发展”说则是它们在逻辑上的必然引申和归宿。

  三、问答题

  1、

  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

  (1)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旧唯物主义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正真人的活动”。

  (2)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积极主动的方面。

  (3)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的实践”,是“改造世界”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为“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即个人利己主义的活动。

  (4)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旧唯物主义者撇开历史进程,离开社会关系去考察人,这就看不到人的时间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看不到社会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实践的过程。生产实践是首要的基本的实践形式,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实践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

  (3)、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生产力为内容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

  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哪里?

  (1)、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唯物主义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为了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叫“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

  (2)、从《提纲》内容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新在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即新在唯物史观上。

  (3)、马克思提出实践范畴,就是为了制定唯物史观。《提纲》11条,有12处提到实践范畴,主要是为把实践范畴引入历史观,以建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4)、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入手,在《提纲》中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4、

  结合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真理标准问题的阐述,谈谈实践标准在我国当代的发展。

  (1)、马克思在《提纲》中,着重从三个方面阐明了真理的标准问题:第一,指出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应到理论认识领域去寻找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就是说,马克思排斥理论标准后,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科学论断。

  第三,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标准。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同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烦琐的、无聊的、毫无结果的争论。

  (2)、实践标准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对实践标准的认识逐步深化。实践标准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深化和具体化的历史过程。

  第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标准成为打破“两个凡是”的锐利武器,成为拨乱反正、确定一切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起点和基础。

  第二,党的十三大提出用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对实践标准的认识向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他将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锐利武器。

  第三,党的十四大又将实践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比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更丰富,即包含了生产力标准,又比生产力标准更具体、更全面,把综合国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包括进来,从而使实践标准更深化、具体化和系统化。

  5、

  黑格尔“凡是”命题中包含的辨证法的“合理内核”是什么?

  第一,

  恩格斯通过分析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著名命题入手,阐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第二、黑格尔的“凡是”命题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首先具有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黑格尔认为,并不是任何现存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合理的,现实性与必然性相联系,只有符合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合理的,丧失了必然性就不是现实的、合理的。其次,现实的东西又不是永恒现实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今天是现实的,明天会变成不现实的。再次,具有现实性的东西失去必然性,或迟或早总是要灭亡的。

  第三,黑格尔“凡是”命题,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具有暂时性,都是一个过程,都处于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中。其根源在于事物自身的必然性,这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6、黑格尔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和辨证方法之间的矛盾的?

  第一,

  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本人却没有得出革命的结论,原因在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与辨证方法的矛盾。他的体系居主导地位,因而窒息了他的辨证方法。

  第二,

  恩格斯具体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表现:首先,辩证法承认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他的哲学体系却把发展限制在“绝对观念”的框框里。其次,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永恒的,无止境的,而他的哲学体系却认为“绝对观念”的发展有终点。再次,辨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他的体系却认为“绝对观念”发展的终点就是矛盾的调和。

  第三,

  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辨证方法发生矛盾,其根源在于黑格尔本人是资产阶级哲学家,他保存着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特点,这种矛盾正是这些特点在哲学中的体现。

  7、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和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第一,

  恩格斯在总结人类认识发展史的基础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概括,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

  恩格斯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历史发展。

  第三,

  恩格斯分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第四,

  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和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必然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则会导致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哲学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本质上是同一的。

  第五,

  哲学基本问题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8、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

  第一,

  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他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以“人”为对象,但他所讲的人又不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他只注意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抹煞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对人的影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理性、感情加肉体。

  第二,

  指出了费尔巴哈的伦理学与黑格尔相比,内容及其贫乏。在善恶的看法上比黑格尔不仅要肤浅的多,而且还是形而上学的,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

  第三,

  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首先,他的道德基础是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他的道德原则是“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这些在阶级社会里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其次,在阶级社会里,根本就没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再次,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

  第四,

  指出了费尔巴哈道德论的社会作用。费尔巴哈在阶级社会中宣扬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只能起到调和阶级矛盾,抹煞阶级斗争,取消社会革命的作用。

  9、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

  答:列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核心的:(1)、对立统一规律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准;(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辨证法的钥匙;(4)、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5)、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0、为什么说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答:列宁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任何认识命题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不仅包含了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而且还可以丛中“发现辨证发的一切要素的萌芽”。

  (3)、认识史的辩证法进一步证明了辨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

  (4)、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也进一步证实了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5)、脱离辩证法就会导致唯心主义认识论,就没有科学的认识论。

  11、学习《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有何重要意义?

  答:《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著作。他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思想武器。

  (1)、在理论上,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次阐明了两种发展观的区别;第一次解释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问题;第一次从认识论和阶级利益的角度分析了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在这部著作里,列宁彻底清算了社会沙文主义的理论根据的反科学性,指出诡辩论的形而上学实质,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3)、在当前学习这篇文章,能帮助人们学会从本质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事业,懂得社会主义的困难只是前进中的曲折过程,自觉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克服对社会认识的直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12、《序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特的科学意义是什么?

  (1)、马克思在《序言》中,把唯物主义应用与人类生活,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这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

  (2)、马克思在《序言》中,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辨证方法,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第一,

  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结实了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

  第二,

  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第三,

  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运行机制,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根源蛮缠书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般规律。

  第四,

  把人类社会历史当作具有自己客观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概述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几种形式,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有是考察和解决社会历史领域的矛盾的根本方法。《序言》中为我们提供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13、学习《序言》有何现实意义?

  答:马克思在《序言》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气势磅礴,内涵丰富,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知道意义。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序言》中这一伟大理论的精神实质,并善于运用这一理论知道我们的实际工作,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14、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的个人。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

  (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在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四个环节形成的统一体运动的研究中,去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

  15、马克思是如何阐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与对立性的?

  (1)、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第二,

  互为媒介,互相依存。生产为消费创造对象,消费成为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第三,

  互相创造对方,即互相转化。

  (2)、生产与消费又是对立的。

  第一,

  生产与消费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要求,其中生产起支配作用。

  第二,

  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生产与消费存在着矛盾。

  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把生产与消费等同起来的错误观点。、

  16、试述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1)、分配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产品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和作为这种分配表现的社会成员在生产中地位的分配。

  (2)、第二种分配形式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形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

  (3)、生产资料的分配虽然也是一种分配,但严格地说,它属于生产本身的问题。它本身是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最初的生产资料是自然存在的东西,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才变成历史的东西,带有某种分配的形式。

  (4)、生产力是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东西。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性质,归根到底,决定社会的分配关系和分配形式。

  17、马克思是如何阐明交换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答:马克思通过交换的四种类型的分析,说明交换在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直接属于生产范畴的劳动的交换。它本质上组成生产。

  (2)、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交换。如原料或成品的交换。

  (3)、企业家之间的交换。

  (4)、直接为了消费而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看起来“与生产莫不相干”,但实际上也是由生产决定的。对此,马克思从社会分工、交换的性质以及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等方面作了分析。

  18、马克思是如何阐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

  (1)、马克思认为,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只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才“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

  (2)、在马克思阐述中可以看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唯物辨证法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头脑从本质上系统地反映和掌握客观事物整体运动全貌、揭示其规律的科学方法。思维运行从最简单范畴开始,包含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3)、马克思还区别了他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指出科学的方法是同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

  19、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论述阶级斗争学说的?、

  (1)、首先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概述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阶级斗争状况,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3)、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原理“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20、马克思、恩格斯这样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规律的?

  (1)、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是丛欧洲封建社会城市市民等集中发展出来的。

  (2)、资本主义经过手工操作、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得到很大发展。

  (3)、阐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4)、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资产阶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了”。

  (5)、因此,“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1、什么样的党才是无产阶级政党?

  (1)、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2)它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一切阶段上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它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有铁的纪律组织,是工人阶级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核心、先锋和指挥部。

  (4)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以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5)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任何削弱、反对党的领导的言行都是错误的。

  22、《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论述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1)《宣言》着重阐明了共产党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不谋任何私利的政治组织。它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最终目的是实现两个最彻底决裂,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面临着新的战斗任务,必须增强党性,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倡雷峰精神,不以权谋私,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实现两个最彻底决裂,时刻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批判“一切向前看”的拜金主义。

  (3)目前一部分党员质量不高,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腐蚀现象,但它不是主流。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是反腐败主体力量。要为政清廉,加强廉政建设,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

  23、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策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政治斗争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策略是可以选择的,但原则不边。

  要把眼前的利益要求和长远的利益要求相结合。

  要把策略的灵活性和原则的坚定性相结合。

  要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起来,但最终目的是要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

  24、共产党人的策略方针是什么?

  要加强无产阶级力量的内部团结。

  要争取人数众多的其它革命力量予以支持。

  在实际斗争中,要团结多数,孤立少数,战胜敌人。

  25、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哪些根本区别?

  答: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但是二者又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三点:(1)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现实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以社会化生产力的的本性为出发点。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由产生、发展到灭亡,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不相容了,才产生了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是立足于现实经济基础之上的。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本性为出发点,而是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来臆造必然性。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革是哲学的变革决定的,哲学家所持的观点支配着人类社会。

  列宁曾经这样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臆造,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标志和必然结果。”

  (2)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而且一定要通过阶级斗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并且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改造旧的生产关系,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承认法国大革命是一场阶级斗争,但却反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特别是反对暴力革命。他们主张依靠道德与舆论的力量来改造社会。他们不懂得通过政治斗争,希望寄托在明智的人物身上。列宁说:“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就是空话或者幼稚的幻想。”

  (3)科学社会主义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这个最先进的阶级身上,无产者一旦有了科学理论武装,建设起自己的觉悟的先锋队,就能成为一个自觉的战斗的力量,领导全体劳动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以抽象的人性、理性出发,不区分剥削阶级,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把希望寄托在有产者甚至是王公贵族身上。在他们看来,无产者只是一个受苦难的阶级,而不是可以领导革命的力量,不相信无产阶级,而相信资产阶级头面人物。

  弄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为了知道社会主义的过去,而且更为了了解社会主义的现在。

  26、如何看待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

  答:“两个必然”理论是马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最基本理论。

  近几年,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所回升,并出现一些所谓新情况,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的泛滥以及最近一系列东欧国家的急剧政治事件的影响,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产生了怀疑,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并没有敲响,甚至认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就是鼓吹“神学目的论”。因此,在今天应该怎样认识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个基本结论,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而尖锐的问题。

  (1)我们必须准确、完整的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结论,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讲的,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讲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2)应以人类历史时空观来预测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灭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从萌芽到确立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岁月,它是通过与封建制度的反复搏斗才取得政权的,即便取得政权,在很长时间仍然不能避免震荡和动乱。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同这一历史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3)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但只能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绝对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消失,经济危机之痼疾也没有摆脱,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反而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27、恩格斯是怎样论证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一客观规律的,这个结论是否已经过时?

  答: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这一规律作过阐述。在本书第三章,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加详尽和严密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规律。

  (1)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说明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其它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2)接着恩格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表现在生产上就是“个别工厂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3)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必然要被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4)恩格斯还论证了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垄断组织和国有化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矛盾更加激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着条件。

  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理论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历史趋势,至今仍未过时。

  尽管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战后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现象,但它只是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这种矛盾所带来的经济危机等资本主义痼疾,因此归根到底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同时,我们还应懂得,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有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28、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主要有哪些?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设想?

  答:恩格斯在本书第三章里,运用了唯物辨证法,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特征。大体上有如下几点:(1)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2)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运用。

  (3)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

  (4)在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后,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终于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必然王国的飞跃。

  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不是凭空的幻想,因为他运用了唯物辨证法,防止了任何空谈,因此是科学的。他的许多设想和预测已经多次为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

  当然,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为出发点,并从同资本主义相对立的角度提出的。他没有料到能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他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个别提法是不完备的,如他以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就必须立即消灭商品经济,对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消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更预料不到会出现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特殊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

  29、简述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

  答: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是剥削阶级压迫和剥削被剥削阶级的暴力工具。

  (3)军队、警察、监狱等特殊武装力量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强力工具,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

  (4)资产阶级国家不能“自行消亡”,而必须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将它打碎,代之以无产阶级国家。

  (5)无产阶级国家只能通过“自行消亡”,当社会上没有任何阶级需要镇压的时候,国家也就不存在了,那时对人的统治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来代替。

  (6)国家自行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30、怎样理解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学说和博爱里革命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暴力革命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国家“自行消亡”是针对无产阶级国家说的。

  (2)资产阶级国家是镇压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不会“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来打碎它;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机构,才能进而创造国家“自行消亡”的条件。

  (3)国家“自行消亡”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以消灭阶级为条件。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4)国家“自行消亡”的学说既反对无政府主义,又反对机会主义。

  31、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原理,说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为国家消亡创造条件。

  (2)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之后,不能直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度时期,在这个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剥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3)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不具备国家消亡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还要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保卫事实上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残余,因此国家还不能消亡,还必须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才能自行消亡。

  32、学习《国家与革命》这一光辉著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1)学习《国家与革命》阐明的国家学说,没有使我们认清当今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它为了欺骗人民,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这一政治形式,标榜实行全民民主。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夺取政权,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2)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的理论,可以使我们认清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发挥它的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作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增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创造条件,以便于国家“自行消亡”。

  (3)通过学习这一光辉著作,有助于我们识别当今世界上资产阶级辩护士们所散布的资本主义是“人道”的、“永恒”等谬论,认清“西方文明”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增强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能力,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坚定性。

  1、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是受宗教关系制约的人,所以不能离开社会关系抽象的考察人的本质。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政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同时在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因此,既要全面的考察人的社会关系又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科学的理解这个问题。3、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合。

  3、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剖析。答:恩格斯全部剖析了黑格尔命题。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黑格尔认为绝不是一切现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他认为现存的存在包括两部分,即现象和现实。现象只是偶然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具有必然性及符合规律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因而是合理的。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因为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现实性。而新的附有必然性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进而转化为现实性的东西。3)、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4、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体现?答:首先、按照黑格尔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真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按照旧哲学的传统要求,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的真理体系,人的认识到黑格尔这就结束了。其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发展的。但是按照黑格尔的体系,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就已经规定好了。最后、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人类的历史是一个由低到高级的无穷发展的过程,每一个社会制度,都不过是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暂时的阶段。但是按照黑格尔体系,人类社会必须有一个终点,普鲁士王国所许诺的等级君主之政体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顶点。

  5、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及其影响?答:1)、黑格尔哲学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广大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产发现在还让人惊奇的丰富思想。2)、黑格尔哲学不自觉的指出一条走出绝对真理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的认识世界的道路。

  6、唯名论认为:具体事物先于一般概念而存在,一般事物不过是事物的名称和符号。

  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只有一般概念才是真正的存在。

  7、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费尔巴哈没有克服的原因?答,局限性:1)、机械性:它将一切运动,都归为机械运动,用纯粹机械的原因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2)、形而上学性: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即它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

  3)、唯心史观

  原因:1)、他生在穷乡僻壤中没有利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

  2)、他脱离了革命实践,没有把自己的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8、康德的“绝对命令”--答:绝对命令是康德提出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应当服从和执行一种先验的,普遍的,无条件的道德原则,这种脱离实际的道德原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

  9、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感情关系的错误观点。答:首先,把人与人的感情关系和宗教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恩格斯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是人类共存的社会现象。其次,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看作是宗教,歪曲了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本来面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关系的反映,费尔巴哈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同宗教联系起来,否定了人的思想感情与经济的联系,从而陷入唯心主义。

  10、黑格尔的命题。答:黑格尔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1)、恶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历史上的每一个进程都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表现出来的,恶是和新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否定的力量,因此,恶是对传统的神圣事物的亵渎,是对逐渐衰老的旧制度、旧秩序、旧传统、旧习惯的否定。2

  )、人的发展的恶劣情欲是历史发展的杠杆,在阶级社会中,历史的发展往往和一定阶级的贪欲权使欲等恶劣愿望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人的贪欲权势欲等恶劣情欲体现了绝对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那么它就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黑格尔这个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包含着合理的因素。

  11、为什么说费尔巴哈道德的基本准则是贫乏的和空乏的?答:基本准则: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欲望要受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限制,即受到双重校正。为了大家的共同幸福,必须追求一个共同的道德准则:对己以合理的节制,对人以爱。贫乏和空乏的原因:(1)、费尔巴哈道德的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2)、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一切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

  12、费尔巴哈哲学存在的严重缺陷?答:1)他没有逾越旧哲学的屏障,仍然企图建立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绝对真理的体系。2)他没用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下半截即自然观,是唯物主义,上半截即历史观,是唯心主义。3)他不能批判克服黑格尔,而是简单的把黑格尔当做无用的东西抛到一边。4)它的历史观不仅是唯心主义的,而且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道德与爱,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

  13、“庙里的神”--答:黑格尔看来,人应当追求高尚的东西,应当过一种高尚的生活,而这种高尚的东西就是规范人对生活的理性,这种理性并不是单个人的理性,而是一种普遍理性。这种普遍理性需要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这就是哲学。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的普照之光,也就是人类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所以称其为文化和精神的灵光。

  14、“密涅瓦的猫头鹰”黑格尔认为,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他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薄幕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按黑格尔的观点,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反思是对认识之认识,对思想之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思之,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只能是在黄昏时悄然起飞了。

  15、“普遍规律说”:“普遍规律说”认为,个别学科只是研究世界的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

  16、“认识论说”(列宁、前苏联的观点)答:“认识论说”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关于普遍规律的认识不是通过研究整个世界而获得,而是以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的方式来实现。

  17、“精神境界说”以及冯友兰的“四个境界说”答:以现在新儒家为代表认为,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力、一种使人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冯友兰的“四个境界说”:1)、自然境界说:昏昏噩噩、得过且过,不知天高地厚,缺乏时空观念,只知听天由命,以终其一生者。2)、功利境界说:终生奔波劳碌,计较厉害得失,汲汲于个人的功名利禄,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道德境界说:能坚定的选择善的行为,能确认群己关系,明辨是非、善恶,并且择善固执,尽其在我,以期有所贡献。

  4)、宇宙境界说:能知命尽兴、超越现实,摆脱一切功利观念,置是非圈外,视小我为大我,与万物同归于一体。

  18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答: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认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集权主义社会,它压抑了人类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使它成了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与这个社会中的人则成了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单向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19

  、“文化样式说”认为哲学不是思想王国的王后而是思想共和国的公民,哲学只是一种文化样式,而不是其他文化样式的基础。

  20、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答:其一、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二、由于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归结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因而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和物质谁为本元、谁为派生的问题,二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能否认识物质的问题。通常,把前一方面称为“本体论”问题,把后一方面称为“认识论”问题。其三、由于对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截然相反的回答,构成了贯穿哲学关系始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元,因而世界是一元论,还有主张精神和物质同为本元的学说,这就是二元论,二元论最终导致唯心主义。)其四、由于对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截然相反的回答,又可以把不同哲学派别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是可知论,反之是不可知论。)其五、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经历了三种基本理论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有过许多派别,但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形式)。其六、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斗争之外,还同时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和斗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也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别。

  21、“实践转向”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思维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蕴含的全部矛盾的关系,都植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历史演化和历史发展都展开在人类实践的历史过程之中,因此,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达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论理解,才能正确的理解和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2-23“构成思想”、“反思思想”)22.

  “构成思想”答:构成思想是以某种具体的方式,如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方式,去形成某种认知的、价值的、审美的关于存在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作为某种目的性要求,以实践活动方式获得某形式的现实性,从而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23.“反思思想”--答:反思思想是人类把握世界的诸种方式,如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等及其全部成果作为反思的对象,去追问思维和存在统一的根据,去考察断定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标准,去揭示思维和存在之间更深层次的矛盾,从而实现人类思想在逻辑层次上的变迁。

  24、“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答:一物理与自然世界,即客观物质世界;二所谓人的意志世界,即主观精神世界;三所谓客观知识世界,即语言文化世界。

  (25-28)反思的特性(超验性、批判性、综合性、前提性)25、“超验性”:反思具有超越经验性,反思不是直接的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反思的直接对象是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哲学的反思是超越经验而不是脱离经验,即哲学的反思并不是脱离经验内容的玄思和遐想。26、“批判性”:所谓哲学反思的批判性是指,哲学反思对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或者说把思想作为问题,予于追究审问的思考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批判性是反思的最本质的特性。27、“综合性”:所谓哲学反思的综合性是指,哲学的批判性反思是通过各种思想的相互撞击和对话实现,没有广博深厚的思想也就没有哲学的反问,没有各种各样思想的相互撞击,也就无法实现哲学的批判。28、“前提性”:所谓哲学反思的前提性是指,哲学的反思是对思想的各种前提的反思或批判,而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对思想内容的反思或批判。哲学反思的前提性既构成了哲学反思的真实对象,又决定了哲学反思的真实意义。

  29、思想的自我反思的两个基本的层次--答:一是,思想对自己的思想内容的反思;二是,思想对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前者是普遍的存在于各种思想活动之中的思想自我反思;后者是属于哲学层面的哲学反思。

  (30-32)(思想前提的三个特性)30、思想前提的隐匿性和强制性:隐匿性是指,思想前提为思想的根据和原则是思想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思想构成自己的幕后的操纵者;强制性是指,思想构成最根本的原则,虽然深深的隐匿在思想过程和结果中,但它作为思想中的看不见的手和幕后的操纵者,却直接地规范着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31、思想前提的可选择性与可批判性:可选择性是说思想的前提性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思想前提在构成思想的特定过程和特定结果中是确定的、不可变异的,因而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思想前提在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思想领域中又是不确定的、可变异的,因而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性又是应当和可以解除的;可批判性是说我们再给任何思想的反思中都不仅可以反思思想的内容而且可以反思思想的前提,思想的前提在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中是隐匿的,但人们可以通过哲学的反思去揭示这些隐匿的前提,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解释,使它们以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和终极关怀等方式而成为哲学批判的对象。32、思想前提的普遍性:所谓普遍性是指,在人类的思想过程和结果中,思想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这种思想前提的普遍性既构成了对思想的前提批判的必要性,又构成了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的可能性。以思想为对象的哲学之所以能四海为家,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思想的前提具有普遍性。

  (33、34)33、概念框架及其性质--答:概念框架是指,人们用以构筑思想中的经验世界,并用以整理思想中的概念的方式。概念框架的性质是指,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所具有的特殊的特定的性质。34、概念框架水平--答:所谓概念框架水平是指,各个层次的概念框架在自身的演化和发展中所达到的不同水平及各种性质的概念框架,都表现为特定水平的概念框架。

  35、世界图景--答:所谓世界图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这个解释指明了世界图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一是,世界图景是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而不是某种幻想的、玄想的某种虚幻的图景,这是理解世界图景的唯物主义前程;二是,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不是自在的世界,而是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世界图景,因而人的世界图景离不开构建它的概念框架。

  36、“本体论“--答: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哲学学说,关于脱离具体存在的超验主义存在的学说。

  37、“三个根本性的思想抽象“--答:一是,就其思想本质来说,是把存在本身和存在现象隔裂起来、对立起来,认为经验观察到的现象并非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那种隐藏在经验现象背后的超验的存在;二是,就其思想原则来说,是把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把哲学所追求和承诺的本体看做某种超出人类本质、与人类状况无关的、自我存在的实体,力图破除全部主观性,归原存在的本来面目;三是,就其追求目标来说,是把相对与绝对、现实与现象分隔开来,企图从某种知觉中把握了的最高确定性出发,使人类经验中的各种事物得到最彻底的统一性解释。

  38、马克思主义与“本体论”的关系(论述题)--答:首先,没有本体论就没有哲学。在哲学史上任何一个能够被称为哲学问题的问题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与本体论问题有关。在哲学史上哲学领域不断分化又不断扩大,但无论怎样变化对世界自身的认识始终是它的基础部分。本体论问题并不能涵盖整个哲学,但是本体论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一个哲学体系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世界是唯一的,关于世界存在的本体论解释却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不同意本体论理论中的思辨、形而上学学说;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论;不同意生命哲学为意志主义哲学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本体性学说,但是我们不反对本体论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归结为本体论的抛弃。其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我们认为不能企图用一个判断或一个命题,如物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或实践本体论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丰富内涵。我们可以不同意自然本体论,但我们不能取消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我们可以不赞成物质本体论,但我们不能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我们可以不同意实践本体论,但我们无法否定实践具有本体论功能,人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包括许多重大问题的问题域,例如自然、物质、社会、实践、运动、规律等等都是它的重要范畴,把它们对立或割裂开来都会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本质,如果要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一个名称的话,不妨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这一本体论包括一系列重要原理,但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以及自在世界向为我世界转化的基础问题。

  39、本体论的三种内涵--答:一、终极存在:寻求世界统一性(存在论或狭义的本体论)。本体论所指向和寻求的存在并不是各种具体事物或经验对象的存在,即不是在者而是总体性的存在或一般存在即“在”本身。本体论所追求的是一种统一性,一种抽象的统一性,人们追求这种统一性,是企图以此为根据,去说明全部在者的生成、演化和复归。因此,这种存在对于思维主体所把握的世界来说具有终极存在的意义。二、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统一性(知识论和认识论)。哲学家对世界本源或终极存在的追求和确认,不能把自己所承诺的本源或本体只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必须对其进行逻辑论证,使之具体化而获得知识形态。本体观念的具体化和知识化就是对本体的解释。三、终极价值:寻求意义统一性(价值论或意义论)。本体论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和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并不是超然于人类历史活动之外的玄思或遐想,而是企图通过对终极存在的确认和对终极解释的占有来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人类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关怀植根于对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

  40、人类存在的三大历史形态及其基本特征--答:三大历史形态:一是人的依赖关系;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三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基本特征: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历史形态中,个人依附于群体,个人不具有独立性,只不过是一定狭义人群的附属物;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形态中,个人拜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获得了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却只能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依赖于物,受物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物与物的关系;只有超越“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才能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41、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明显的突显了两个方面的尖锐矛盾--答:一是社会进步与全球问题的矛盾;二是人的进化与人的异化之间的矛盾或者说人的现代化与人的物化之间的矛盾。

  42、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把社会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答:一、前现代化社会,主要特征是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直接、密切,社会组织结构简单风俗、道德、习惯势力大,人的行为模式固定单一,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启蒙化。二、现代社会,阶级界限出现了开放、社会流动增加、教育大众化、公民权利扩大、社会服务发展等等。同时社会分工复杂化,社会流动频繁,人际关系肤浅、间接、局限而短暂,家庭不稳定,个人常常感到紧张、压抑、忧郁和孤独。三、后现代化社会,知识工业占统治地位,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是社会基础所从事的信息处理已超越了国界,国家乃至家庭的界限进一步模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紧张等全球性问题。

  43、(论述题)如何理解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答:传统哲学集中体现了两极对立的生存方式及其思维方式,它总是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绝对对立中去寻求某种绝对的确定性。由于传统哲学总是把这种绝对的确定性对象划为某种确定的存在,并使之神圣化,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现在的市场经济、科技文明和大众化日益消解掉了这些日益神圣的灵光,使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从两极到中介的变革。当今世界的政治模式形成了从对抗到对话的多元化和多极性,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世界的经济模式发生了从对立到合作的变革,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融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当今世界的文化模式发生了从对峙到融合的变革,欧洲中心主义被多元文化模式的共存、交流与融合所取代。当今人类的思维模式更集中地体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变革,把真、善、美理解为时代水平的人类自我意识,把人类已经达到的意识成果理解为时代水平的合法和偏见,把人类的存在看做“超越其所是”的未完成的存在、开放的存在,逐渐成为当代人类的共识。

  44、“精英文化”及其特点--答:精英文化是时代创造的供文化人和上层社会享受的文化。特点:1、求古:越古越稀,越距现代久远约有价值。2、求碎:越碎越正,越不与一种文化融合越有价值。3、求玄:越玄越深奥,越不着边际、不求实用越有价值。

  45、“大众文化”的特点--答:1、流行性: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迅速而又广泛的受到现代社会各阶层的欢迎。2、通俗性:可打入现代化传播媒体条件,就是让大多数观众接受。3、商品化:能够符合大众的消费口味,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46、现代人的困惑--答:现代人的困惑是寻求人类家园的困惑。市场经济把它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全部生活中,并成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由此便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异化,即人无休止的攫取造成了全球性问题;人与社会的异化,即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扭曲;人与他人的异化,即金钱关系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人与自我的异化,即人异化为金钱的奴隶而造成自我的失落。现代人的物化、异化使人深切的感到精神家园的失落;世界的符号化和自然的隐退所形成的无根的意识;价值尺度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所形成的没有标准的选择;终极关怀的感性化所形成的信仰缺失、形上离失和意义失落。

  47、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使我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研笔记资料3篇

https://m.ndcksc.com/yanjianggao/22375/

推荐访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列经典著作有哪些 马列主义18篇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选读矛盾论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片段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列经典书籍有哪些
分享

热门关注

学党史党课讲稿2022专题党课6篇

大学演讲稿

收费员的个人工作总结5篇

大学演讲稿

给领导不痛不痒建议10条5篇

大学演讲稿

违纪违法原因剖析5篇

大学演讲稿

银行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5篇

大学演讲稿

党支部副书记个人工作总结6篇

大学演讲稿

组织生活会点评8篇

大学演讲稿

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自我剖析材料6篇

大学演讲稿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标准查不足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检查对照材料5篇

大学演讲稿

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见7篇

大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