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通用7篇)

2023-02-20   来源:名人故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通用7篇),欢迎品鉴!

第一篇: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

亲手工作算自己的劳动

四川阆中人熊云,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华北特种兵新建工厂政委。1983年6月,我还在编辑《星火燎原》的时候,听他讲了毛主席在延安参加大型生产运动时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1942年底,延安大规模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加忙碌。他有一个习惯,喜欢晚上工作,有时候忙碌是通宵。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中,他经常忙碌一晚,第二天下午照常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一起去工作。

当时熊云在中央机要科当译电员,和主席一起住在枣园。枣园有一排窑洞,用两面墙隔成三个院,主席住在北边的院子里,机要科住在中间的院子里。

机要科的同志们看到主席工作那么忙,休息时间却那么少,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趁主席到地上去的时候,他们几个机要员一合计,就抢着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了笑,看着他们这群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挥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忙,并说:你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就这样,毛主席花了几个下午,亲手挖了两亩多地,在地上浇了水,施肥,种了番茄、辣椒等蔬菜。不久,绿色的蔬菜和丰富的果实使枣园的后山坡更加美丽。

看着这丰收的景象,中央机要科的同志们非常感慨,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毛主席辛勤劳动的汗水!

第二篇: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

毛泽东的读书习惯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养成,他一生与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在毛泽东身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成为毛泽东一步步成长,直到成为伟人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是读书和实践哺育了毛泽东的成长,同时养育了他的豪气。

唐家坨藏书的蓄积

毛泽东出生在韶山冲一个农民的家庭,这里交通不便、风气闭塞,他两岁至八岁在外婆家唐家坨度过,且在整个少年时代,他经常去外婆家,尤其是1906年到1909年间那一段辍学的时间,外婆家的藏书和表兄文运昌从新式学堂带回来的新书,极大地慰藉和丰富了毛泽东的少年生活,更重要的是引领了他未来的方向。

湘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将全县划成12个乡,乡以下划分为44个都和3个坊,都以下分区,区以下分牌;分别由都总、区总、牌头行使管理职权。唐家坨属于湘乡县凤音乡第四都,毛泽东的七舅文正兴(字玉瑞)当着都总。毛泽东来到这里时,外婆家已是一个大屋场,拥有房屋90多间,田地140亩;里外住着许多文姓人家。房屋的东头即是外祖父文芝仪家,西头则住着叔外祖父文芝祥一家。整个一幢屋,取名“三芝堂”,表示三兄弟——芝兰、芝仪、芝祥共有,正堂屋大门贴着一个大大的“福”字,两旁写着对联:潼川世业,潞泽家声;横批:介景绥多。

对联昭示着文家的来历、郡望和家风。堂屋里满室书香,正中有神龛和一块“天地君亲师”的牌匾。神龛两旁挂着一副对联:洛社英凤昌百代;文山浩气壮千秋。这是毛泽东的八舅文正莹(即文玉钦)所写。联中的“洛社”“文山”分别指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文聘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均系文氏祖先里赫赫有名的杰出人物。

堂屋两边还挂着3块横匾,一块是亲友送给毛泽东的外曾祖母贺氏的“贞松长茂”;一块是送给毛泽东的外婆贺氏的“厚德延年”,还有一块是送给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的“积厚流光”。

毛泽东大约在1896年春来到唐家坨,也就是他的弟弟泽民将要出生的时候。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为人正直,注重节操,又是读书人,他在家开设蒙馆,毛泽东向八舅要求读书,八舅认为外甥还不到开蒙的年纪,只让他旁听。

外祖家风对早年毛泽东曾发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成才、读书方面发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从读书方面来说,直接影响毛泽东的是八舅文正莹。

文正莹(1859—1929),字玉联,号玉钦。他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二哥、毛泽东的二舅父,因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毛泽东称他为八舅。文正莹是一位正直而温和的乡中儒士,在家中开了个小私塾,教族中子弟读书识字。

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外婆家有一间藏书室,藏书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百家经典及明清小说等,八舅是毛泽东幼儿时的启蒙老师,八舅的书斋就是毛泽东人生的第一座图书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外婆家唐家坨移交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一批珍贵的古籍,这些书相当一部分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的,计有:乾隆丁亥(1767年)刊印的《御批通鉴辑览》58册;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刊印的《礼记精义》1册、《周易精义》1册;同治三年(1864年)刊印的《尚书》4册、《礼记》10册、《诗经》4册;同治八年(1869年)刊印的《续资治通鉴》60册;光绪元年(1875年)夏刊印的《资治通鉴》104册;1926年刊印的《饮冰室文集》41册;另有《十三经注疏》3册、《论语》2册。

当然,唐家坨的藏书数量远远不只上述这些,仅从历经数十年残留和移交的这些书中,可见文家读书氛围之浓厚,对毛泽东影响之深远,特别是《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更是毛泽东一生中读得最多,受影响最大的书籍,其初读极有可能就是从他舅舅的藏书室开始的。至于《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十三经》这些国学经典也颇早进入到毛泽东的阅读视野,即使幼年时期还不可能有能力阅读,但在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在他不断地往返于舅舅家唐家坨与自己家韶山冲期间,他是阅读甚至深读过的。

毛泽东在舅舅家读过的书除了国学经典和各种古籍,还有时论新书。

咏昌先生,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叶,抱歉之至,尚希原谅。

泽东敬白

正月十一日

又国文教科书二本,信一封。

文运昌是毛泽东舅舅的儿子,即毛泽东的表兄,也是毛泽东早年读书的引路人之一。这个还书便条是有关毛泽东借书的最早的实证。

东茅塘藏书的熏陶

1909年,毛泽东辍学3年后,得到重新入学的机会:父亲输了一场官司,山林被霸占,毛泽东趁机向父亲提出重新读书的要求。父亲想:儿子要能学会打官司,也可为自己争一口气!韶山冲东茅塘附近的乌龟颈,有一位懂得官场世故的老先生在家授徒。“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毛泽东回忆的“失业的法科学生”是指毛岱钟,毛岱钟的父亲就是毛泽东的老师毛简臣。

毛简臣,又名恩镕,字羽仪,是毛泽东的本族叔祖父,其父毛相才(派名祖南)与毛泽东曾祖父毛祖人为堂兄弟。他是1881年二修《韶山毛氏族谱》的缮写和校阅以及1911年三修族谱的编修。

毛简臣青年时代投湘军,随左宗棠部远征新疆,充当钱粮师爷;他善于记账,能双手打算盘。1900年,也就是毛泽东7岁时才回到韶山,种田兼教书。

1909年前后的毛泽东,求知欲望颇强,他不喜欢学打官司,因此在毛简臣门下只读半年,就转到他非常敬佩的毛麓钟先生那里去了。

毛麓钟谱名毛贻训,学名绍芳,字麓钟,号云阁,生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祖父毛兰芳与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系堂兄弟,既有文才,又善辞令,其父毛鼎臣有5个儿子,毛福生居长,毛麓钟排行老二,还有寿生、喜生、全生。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毛麓钟中了长沙府学秀才。他青年时代投军,甲午战争后,辞职回乡,以“韶山小隐人”自居。

毛麓钟的家在东茅塘。这里也是毛泽东的祖居地,毛麓钟与毛泽东的父亲是共曾祖父的堂兄弟。早在毛麓钟祖父毛兰芳手里,就在这里创办一所私塾,叫作面山楼,这是韶山冲最出名,育人成果最大的私塾。毛兰芳给面山楼留下大量诗书及他自己的手稿(包括一套完整的《毛氏族谱》);毛兰芳之后,毛福生、毛麓钟又添置许多经史子集,结果,这里成了一座小型图书馆,毛泽东大开眼界,遍览群书,尤其还读了一些带有新潮意味的书籍——这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在韶山接触各种书刊最多的一次,由此生发了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

毛麓钟的侄儿、毛泽东的堂兄毛宇居这样记述这间藏书楼:

予与季叔辈尚在童年,只知嬉戏,叔父(指毛麓钟)时严加课读,常率读书于住宅面山楼,每日课以经文;迨予年稍长,常指历藏之书籍告之曰:某箧为兰芳公之手册,某箧为汝亡父臣公(即毛恩甫)之遗稿,某箧为予手所购订。均经批点,无不一字一珠,宜珍惜之。

在毛兰芳先生留下的面山楼,毛麓钟慧眼识才,将毛泽东收为学生。于是,继舅舅的“乡村图书馆”之后,毛泽东又在他人生的第一阶段极为难得地得到第二座“乡村图书馆”。他在这里受到了毛麓钟先生的精心培育,正是有了面山楼书籍的熏陶和毛麓钟先生的指引,毛泽东有了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当时中国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并下决心离开韶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少年毛泽东读书的经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书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韶山地方的非正规的“乡村图书馆”到湖南省城的图书馆再到京城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读书养育了毛泽东的豪气,读书成为毛泽东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三篇: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

“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这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修课。回望我们党98年奋斗史,感受沧桑巨变,感悟艰苦卓绝,能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诞生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民族复兴成为伟大梦想。在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党诞生的历史背景、自身的政治属性、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壮举: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作“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突破了人类生存极限。

什么是艰苦卓绝?党史能为我们提供最好的诠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中华民族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每一个胜利都是经过艰苦卓绝斗争拼出来的,都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98年风雨兼程,98年砥砺前行。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到现有的9000多万党员,从嘉兴南湖一叶小舟演变成“中国号”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最根本的就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共产党人就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就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的境遇、艰巨的任务、艰辛的历程使中国共产党人培养了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培养了坚忍顽强和自强不息的意志,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斗争不退缩、面对牺牲不畏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的长征同样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我们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也是要不得的。党员、干部要带头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大力弘扬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第四篇: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是啊,年少的时光美好且短暂,如果不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那青春才是真的被辜负了。韶华不为少年留,没有人可以永远年少。正因如此,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不如我们一起穿越回过去,“看一看”年少青春的伟人们在做什么,听一听他们都有哪些童年的故事。

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的毛泽东,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

祖父毛翼臣,名恩普,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1878年与哥哥毛德臣分家,从韶山东搬到了韶山冲的上南岸,建了五间茅草屋。他的一生都为贫穷所困,后来连祖上留下的部分田产也都典当出去了。

父亲毛顺生,名贻昌,1870年生。与祖辈不同的是,他上过几年私塾,还在湘军中当过几年兵,很有些见识。毛顺生善持家务又勤于劳作,很快就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并新置了一些水田。他还在原有房基上十多间瓦房,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毛泽东故居”的样子。

母亲文七妹,原名文素勤,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佳阁)人。文氏勤劳、勇敢、贤惠,遇有灾荒之年,她总会送些米面给贫苦乡邻。后来,毛泽东在谈到母亲时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是这后一种人。”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的这个习惯也是从童年时养成的。在私塾读书的前两年,他就从《三字经》读起,渐至《百家姓》《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典。毛泽东读书时特殊的习惯,那就是读书从不读出声音来。当时的塾师邹培春要给他“点书(圈点书籍)”,他说,您老人家不要点,省得费累。塾师说你特地来读书,不点读怎么行呢。毛泽东笑了笑说,您不要点,我都能背下来。先生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没有点的书,他也可以读懂看会——好学的毛泽东一直在通过翻阅《康熙字典》自学。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毛泽东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在读完六年的私塾后,父亲就让毛泽东回乡务农了。白天时,他同成年人一起在田间劳动,晚上替父亲记账。在繁忙的劳作之余,他抽出一切时间来读书,不知疲倦地汲取着书籍带来的力量和养分。童年的秉烛夜读,养成了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的阅读习惯。

有一天,一个问题突然跳入毛泽东的脑海中,令他困扰不已:中国传统的小说主要人物大都是帝王将相或者才子佳人,极少见之有以农民为主角的。经过一番认真深入的思考,他终于想通了——原来这些小说颂扬的都是那些统治阶层的人,他们是不必种地的。因此,主角的光环怎能落到这些辛劳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头上呢?!

毛泽东与文家表兄文运昌最是相投。文运昌长毛泽东9岁,在毛泽东辍学务农时,正是他劝说表弟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又将自己早已读过的《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推荐给表弟毛泽东。正是这两本书刊,拓宽了少年毛泽东的视野,他后来说:“这些书刊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那时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我当时认为他是进步的。”阅读这些进步书刊,再加上自己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更加坚定了少年毛泽东要为天下穷苦大众谋福祉的决心。

第五篇: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

1952年,河北遵化西铺村33岁的农民王国藩联合村里最穷的23名农民成立了初级合作社。

在办社之初,他们只能在业余时间上山砍柴,换钱买一些简单的农具。社会上唯一的驴,还有1/4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农民。

这家三条驴腿的穷棒子合作社,第二年发展到83户,粮食亩产从100斤增长到了300多斤,王国藩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在1955年亲自编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里,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

    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了高潮。看到几亿农民走向合会化道路,毛主席很高兴,甚至比1949年建国时还高兴,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使中国“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

1957年,王国藩被评为首届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的10次接见,8次握手,成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第六篇: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

 7月8日,韶山毛泽东故居南岸私塾。当天,“青年毛泽东之路纪行”湖南日报联合知名网媒大型联合采访团走进韶山市。

7月8日,韶山。摄氏37度。艳阳高照,游人如织。

由湖南日报组织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青年毛泽东之路纪行”大型联合采访活动第一站从这里开始。

我们踏入韶山这块红色热土,在高速公路出口、韶山景区,不时可以看到悬挂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横幅。

中午11时20分,采访团来到主席铜像广场给主席敬献了花圈。

我们一边听专家解说,一边参观主席故居。行走在毛主席曾经走过的红土地上,我们的思绪飞越到103年前,仿佛看到一位踌躇满志,胸怀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就是青年毛泽东。

84岁的苏小波,曾任韶山市委宣传部部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给我们讲起了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苏老说,少年毛泽东自学能力很强。启蒙先生邹春培一次对毛泽东的母亲说,“石三伢子读书很特别,竟不要我‘点书’,我也难不倒他。”原来,少年毛泽东学会了查《康熙字典》,通过字典早把那些书学会了。因此,同学们给毛泽东取了个外号——“省先生”,即毛泽东读书省了先生“点”。苏老还给我们讲了少年毛泽东勤奋思考、勤劳勇敢、富有抗争精神的故事。在苏小波老人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象生动,真实可爱的少年毛泽东形象。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去“东山”前,留给父亲的一首诗。1910年初秋的一天,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养育他17年的韶山冲,心中豪情万丈。临行前,他挥笔改写了日本人的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就这样,毛泽东踏上了“东山”之路,也踏上了实现志向之路。

苏小波说,青年毛泽东改写这首诗,是其心态志向的真实流露。从中,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倔强、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有志者事竟成。因为毛泽东从小怀揣救国救民的梦想,心系贫苦大众,这位从韶山冲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改变了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了20世纪下半叶整个世界的格局。

苏小波和毛主席见过一次面,握过一次手,合过两次影。谈起那次见面,苏老记忆犹新。他说,1959年6月26日,一大早他就来到故居去等主席,没想到主席先到他父母坟上去了。等他上完坟回来,故居路上两边都站满了乡亲们。主席一一握手,随后还和大家一起合影。苏老对主席的调查研究之风印象最深,他清楚地记得主席当时在松山座谈时对乡亲们说,“今天我来了,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出来,我要听实话。”

“听实话”!这就是一代伟人的心胸,“听实话”!这才是共产党人的风格!

从层峦叠嶂的韶山冲到举世瞩目的天安门广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伟人一生的足迹。至今年9月9日,毛泽东已经离开我们37年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雄才大略和伟大之处愈加清晰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深刻认识。毛泽东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进程,而且还改变了一代人的思想。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核心思想,正在影响许许多多的中国人。

一位始终不忘人民,不忘群众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韶山旅游格外“火爆”。仅2月10日,大年初一那天,全国各地就有6万多游客冒着寒风冷雨先后来到韶山毛泽东广场,站在毛泽东同志铜像前,给毛主席拜年。

韶山的神圣,不仅因为它的历史远可追虞舜,近代出了个毛泽东,更因为它总是能够催生追求变革和新生的人类精神,激励人们不断前行。

第七篇: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

    1948年5月1日,毛泽东致信香港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和民盟负责人沈钧儒,信中写道:“弟已拟了一个草案,另件奉陈,以上诸点是否适当,敬请二兄详加考虑,予以指教。”在给陈嘉庚的信中说:“为此亟待各民主党派及各界领袖共同商讨。先生南侨硕望,谨请命驾北来,参加会议,肃电欢迎,并祈赐复。”在给司徒美堂先生信中说:“至盼先生摒档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对于这些民主人士,毛泽东用了几个极为谦逊的词,如“弟”“予以指教”“并祈赐复”“至盼”等,谦虚之情跃然纸上。

   1949年6月,毛泽东再次诚邀宋庆龄,写道:“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匆却为盼!”信中的谦词——“违教”“仰望”“趋前致候”“敬希命驾”“就近请教”“至祈匆却为盼”等,字字彰显出毛泽东为人的谦恭和对革命事业的孜孜以求。

    谦虚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谋略,更是一种智慧。从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谦虚风范可以看出,“谦虚”,蕴涵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相关文章:

建军大业观后感200字

抗议先锋人物的故事

幼儿园学习故事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儿童励志故事

努力学习的故事

党史人物故事及感悟

个人巡察鉴定:巡察工作自我鉴定200字

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范例

合作双赢的名人短事例10则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通用7篇)

https://m.ndcksc.com/jiaoyu/111188/

推荐访问

分享

热门关注

毛泽东的名人故事【汇编四篇】

名人故事

周恩来名人故事范文汇总三篇

名人故事

劳动的名人故事汇编3篇

名人故事

胸怀广阔的名人故事范文(通用4篇)

名人故事

自律的名人故事精选三篇

名人故事

把握住机会的名人故事锦集三篇

名人故事

毛泽东名人故事【5篇】

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毛泽东(合集三篇)

名人故事

关于毛泽东的名人故事【五篇】

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毛泽东200字六篇

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