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4篇

2022-11-02   来源:学习报告

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使,管理权限的划分,资产的保值增值,收益的享有、处分等进行的监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摘要: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学校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条件。关键词: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在对教育事业资金不断投入,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展,国有资产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日趋复杂,原有的国的资产管理模式、方法、手段在实践中已日益局限与滞后性,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客观的要求,如何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谈谈看法。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树立主人翁精神

近年来,学校取得国有资产的资金来源开始增加,除了国家财政拨款,还有一部分集中在学费、货款、国债建设投资等,学校的资产无疑是很重要的国有资产。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学校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全校教职工都要树立主人翁精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宣传,使全校教职工有责任共同参与管理。

二、强化固定资产的核算,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1.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定,登记固定资产的增加

学校每学期都有增加固定资产的基本建设购置自制调入等,学校基本建设应严格实行自报审批公开招标建设审计过程。基本建设完工后,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根据财政部门的决算审核书,填写固定资产增加,自财务财产部门登记入账。

2.慎重处置固定资产的减少,及时上报市局审批

建立科学严密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学校固定资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磨损,丧失了使用效能,需报废更新。贵重固定资产必须报财政局或教育局有美科室鉴定后,填报申请处置报告,报财政部门审批后报废。如可变价处理的,残值收入作收入核算入账。仪器设备,在一定限额标准以下的,学校成立报废鉴定小组自行鉴定后报废。

责任损失的固定资产,应追查是源于管理不善或失职、丢失、毁损或擅人为破坏的,鉴定小组会同责任人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报校行政领导审批,责成过失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并监督执行,赔偿收入纳入核算。

3.规范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制定维护国有资产有关制度和法规,对拥有资产进行严格登记记录,实行国有资产增加减少报批制度。后勤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加强培训,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认识,增加看家理财的本领,防止管理人员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学校有关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密切配合,相互监督,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意识,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职能,赋予权利。制定资产来源登记制度,财产保管制度,财产维修,报损制度,财产出租转让制度,资产评估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修订固定资产标准,应从效用、使用期限、单位价值方面来量定固定资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不无故流失。

三、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校拥有的国有资产数量和价值也日趋扩大,它们是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统一体。现行体制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分割管理、权责不分,国有资产由多个部门分担,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脱节。人事部门管人,不考虑管资产,职能部门管资产,却不能选择人,财务部门管钱却无权考核绩效,三个部门出发点、目的、要求又不相同,这种人权、政权、事权不统一给管理上造成职责“缺位”和“越位”问题。我们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学校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校长和财务、人事、教学、设备采购、总务后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在人员配置上不仅有行政管理人员,还应有财务审计以及工程预决算等专业技术人员,确立各部门兼职资产管理员。该专门机构职责包括:制订和组织实施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资产账、卡管理,负责学校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负责办理资产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此手续,负责资产合理配置、参与资产集中采购、招标验收入库,维修保养和基建竣工验收等日常工作,负责本年开办的经营项目论证,履行资产投入申报手续,并对投人经营资产实施投资者的监管,向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组织管理人员政策和业务培训,考核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对有关部门和个人提出奖惩建议。

四、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

学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校长、分管校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和国有资产专兼职管理人员多层次管理责任制,承担各自权限和责任。校长是单位法定代表人,理应对全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主管部门和政府负责;分管校长根据校长授权,具体负责管理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置的审批,合理配置优化资产的存量和结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按照职责和权限管理全校国有资产日常事务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占用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负责,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专兼职国有资产转让、报损报废等具体手续,并检查报告各部门资产管理的情况。

五、强化国有资产日常管理

我们应对学校占用的国有资产不间断的管理和核算,这要求我们:

1.完善国有资产购置验收制度

各部门提出资产购置计划要进行审核,在根据实际需要又要注意节约,防止重复购置和闲置的浪费,在购置方式上,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要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方式。学校应成立固定资产集中采购和招标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监督集中采购和招标过程,公开保证优质优价,还要把好资产验收入库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及以次充好的资产,拒绝入库。

2.完善资产使用维护制度

资产使用维护制度包括使用登记、保管维护措施、安全措施、赔偿措施等内容,它是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保证,使用部门和个人做到领用登记、小心爱护、妥善保管;学校对大型、贵重、技术性较高的仪器设备要设有专人负责,并制定相应操作规定及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对于损坏学校资产,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并要求赔偿;学校资产的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火防盗、消除安全隐患。

3.完善资产自置制度

资产处置制度包括对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抵押报损、报废等内容。校内要制订详细的资产处置程序和办法,规定各类资产转让、出租、出借、抵押、报损、报废时的报批程序,防止单位和个人随意处理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定期开展清产核算工作

学校应定期组织国有资产清查盘底工作。做到“家底”清楚,账、卡、物相符,核实国有资产的存量和增量,了解资源共享资产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妥善处理管理中的问题,推动资产优化,促进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每年年底应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全面清查盘点对账,使账账、账实、账卡保持一致,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六、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1.对国有资产进行了拉网式清查登记,记录固定资产详细清单

管理组人员设计表格,分发给各单位负责人进行登记清理,表格应包括资产名称购入时间使用年限、单价、总价、存效地点,使用人、责任人、资产状况等,便于以后进行统一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并会同总务处一一核实,保证资产统计的准确性。

2.利用软件建立固定资产电子账册

在计算机上建立国有资产台账和分类明细账,建立固定资产新增、报损网上登记,实现国有资产登记网络化,随时登记期末汇总,减少遗漏和差错,每学年进行学校固定资产总值分析。

3.实行固定资产网上报修制度

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工作,利用校园网建立校园维护板块,实行网上报修,维修制度,管理人员根据网上报修内容,及时进行维修,同时资产维修和资产检查资产增加和减少(报废)在校局域网公布,所有人员一目了然,提高透明度,也增加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工作责任心,以及广大群众监督作用。

结束语

总之,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分级管理,分清责任,管用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保障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篇二】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符合宪法和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符合人民群众期待,对于增加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度、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公信力、更好发挥国有资产效益,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管好人民共同财富、加强人大依法履职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同安区国有资产监督实践为例,分析地方人大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建议,推动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一、人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17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中发〔2017〕33号,以下简称《中央意见》),对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人大常委会加强审议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4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委员长会议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五年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经过5年努力,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理清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制度,为向全国人民交出国有资产“明白账”、“放心账”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福建省委下发《关于建立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闽委发[2018]19号),初步建立了省政府向省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2019年,市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厦委发[2019]7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了《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的若干意见》(厦常办[2019]45号),明确了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年度监督议题安排和监督方式。

二、同安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现状

(一)同安区国有资产的现状

1.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2017年,同安区政府对区属国有企业和企业国有资产进行了优化调整,组建了厦门市同安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厦门同安置业有限公司、厦门同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厦门同安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一级公司。截至2019年底,同安区属国有企业全资及控股企业共48家(含下属全资、控股子企业),其中:国投公司及所属企业12家,置业公司及所属企业13家,城建公司及所属企业13家,资管公司及所属企业10家。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底,区属国有企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218.35万元,较上年增长58.14%;上缴税费9985.44万元,较上年增长22.76%;2018年末四家区属国企及其各级子公司合并净资产总额为20.3亿元,2019年末净资产总额为22.7亿元,较合并初期增加2.4亿元,保值增值率1.12,实现了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目前,同安区仅有部分区属国有企业适当参股金融业务板块,均未控股,其中:同安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同安农银村镇银行,占股9%;同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同安农银村镇银行,占股9%,投资厦门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占股10%。同安区参股的金融企业,均归属上级政府汇总和统计。

3.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近几年来,同安区政府在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出台《同安区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改进资产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所有,财政集中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行机制。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综合管理平台,逐步规范资产新增、使用、处置、收益、回收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日常监管,持续做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月报、年报编制工作,为摸清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同安区纳入区政府资产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共226家,实现“全覆盖”,资产总额137.18亿元,同比增长10.58%;负债总额7.75亿元,同比减少14.08%;净资产129.43亿元,同比增长12.52%。

针对公共基础设施等部分资产,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可统计公共基础设施价值0.96亿元,等级公路总计762.88公里,城市道路217.28公里,园林绿化265.16万平方米,城市道梁37座,排水设施789.93公里,公共厕所88座,文物文化资产3947处、件/套。

4.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情况

同安区政府高度重视国有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率先全省出台实施《同安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同安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等制度,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四大流域治理攻坚行动,不断强化林业资源管理,积极推进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国有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据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66936.23公顷,占全市比重39.36%;已发现矿产13种,含地热、矿泉水、高岭土等;森林面积33910公顷,森林覆盖率50.66%;森林蓄积量180.24万立方米,其中国有69.71万立方米,占38.68%;共有竹坝、凤南、白沙仑等3个农垦国有农场,总面积28557.62亩;水资源总量5.222亿立方米;现有水库23座,总库容1.2604亿立方米;全区河流含东西溪、官浔溪、龙东溪、埭头溪等4条溪流干流及其一、二级支流共106.4公里。

(二)同安区人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具体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文件精神,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2018年以来,同安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专项报告等方式,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效益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题调研

国有企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同安人大常委会国有资产监督探索迈出的第一步。2017年,同安区政府按照中央、省、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精神及《公司法》要求,对区属国有企业和企业国有资产进行了优化调整。为进一步了解区属国有企业调整后的发展情况,2018年,同安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区财政国资办、以及辖区4家国有企业一级公司进行专题调研,召开5场座谈会,听取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班子及中层领导意见,并形成了《同安区属国有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交由区政府研究处理,针对国资办监管力度不足、监管制度尚待完善,国有企业管理成本较高、市场活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企业发展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了要优化国企监管方式、完善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挖掘市场潜力、积极拓展国企增收渠道,实施人才战略,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等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辖区金融企业发展,为辖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2020年,在全面了解国有企业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同安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调研辖区参股的金融企业。调研组深入区财政金融办,以及同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同安置业有限公司、厦门农银村镇银行、厦门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单位,召开5场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班子的意见,并形成了《同安区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针对辖区缺乏实际控股金融企业、投资体量较小,对参股金融企业监管力度不够,资产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和乡村振兴发展作用不够大,以及防范金融风险能力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了要探索建立国有金融资本监管制度,加强对参股金融企业的监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金融企业宣传,完善金融风险监督管控,不断增强金融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为辖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等建议。

2.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央意见》和省、市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要求和文件精神,2019年9月,同安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和同安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研究制定了《同安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计划》,对国有资产报告方式、报告重点、议题安排以及组织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监督计划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年度报告采取综合报告与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报告要体现全口径的要求,全面反映各类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专项报告则分别反映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计划明确了同安人大常委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年度(2018-2021)议题安排,这为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奠定了基础。

3.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近几年来,同安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意见》,采取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年审”。

2019年,在开展区属国有企业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区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审议意见,建议区政府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依法规范权责,强化国资收益调控,加大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力度;要积极拓宽国企增收渠道,科学确定各家企业的主业,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发展;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优胜劣汰的任期考核机制,实行梯次薪酬制度,加大培训力度,等等。

2020年,根据《同安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计划》的安排,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并书面审议了综合报告。针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国有资产台账不够健全、资产摸排清查力度不够、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提出要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完善资产账务核算体系、摸清国有资产底数、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清理处置力度、加强国有资产动态监管、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监督实效等建议。此外,还书面审议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

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成效不够显著

1.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有关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规定,除《中央意见》和中央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五年规划,以及各地贯彻实施《中央意见》出台的相关制度,其他的散见于监督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文书中,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对如何提高监督成效,特别是如何有效发挥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的作用,如何分工协作、形成监督合力,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2.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基础比较薄弱。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不同程度上还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建设、轻维护”、“重购置、轻管理”等现象,主体责任意识不足,大多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台账不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粗放,资产核算不清晰、资产权属不明、账实不符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且现有国有资产数据多为静态数、账面数,实际资产变动状况没有得到准确及时反映,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较为薄弱,这就给人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3.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实践探索不够。自《中央意见》出台以来,地方各级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但由于意见出台时间不长,且国有资产管理涉及部门较多,不同监管部门的管理标准和水平相差较大,再加上人大监督力量不足,以致地方各级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探索和实践也不多,缺乏可借鉴的经验。

(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方式创新不足

1.监督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主要是采取专题调研、听取报告等,监督方式比较单一,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人大加强国有资产监督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衔接不够紧密,与常规性工作监督结合不够充分,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实效仍需提高。

2.国资监督刚性不足。审议意见作为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权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具有法律所赋予的“刚性”。但一方面政府对审议意见的认识和研究处理不到位,另一方面地方各级人大对审议意见办理的跟踪落实不够,使审议意见缺乏必要的强制力,审议意见刚性不足,以致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流于形式。

(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队伍力量薄弱

1.监督人手不足。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机构设置来看,人大常委会财经机构的设置极不统一,专门机构与工作机构并存,监督主体不尽规范。而近几年来,中央对地方人大财政经济监督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财经监督内容增加了不少,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并没有增加,原有财经监督力量除要严格按照《监督法》规定,做好常委会审议财政预算决算、国民经济计划、预算计划执行情况等规定动作的前期调研、审查等工作,还要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资金绩效监督等职责,人员力量与工作量严重不匹配,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2.缺乏专业力量。国有资产涵盖面广,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存,且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涉及各类专业报表,这就对国有资产监督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然而从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来看,由于极大多数人员不具备国有资产管理专业知识,不能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重点,这就使得人大权利机关难以对国有资产监督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专业力量的严重不足也使得人大难以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

四、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国有资产监督基础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制度。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除按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出台的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以外,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各地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制度,特别是要探索建立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开展绩效评估和考核,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实效。

2.督促政府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是人大行使国有资产监督权的重要前提,地方各级人大要加强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促进政府认识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动态清查盘点,明晰产权关系,及时掌握各项国有资产存量、结构、变动等情况,摸清国有资产家底,为地方各级人大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夯实基础。

3.找准国有资产监督重点难点。目前,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国有资产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大多数停留在听取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质效不高。因此,地方各级人大要在听取专项报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水平,要深入国有企业、相关单位内部,积极走访人民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研究、分析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国有资本规范运作、实现保值增值。

4.推进国有资产监督信息建设。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为平台抓手,着力将国有资产审议监督工作和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让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乘上“互联网快车”。探索建立各类国有资产数据库,将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纳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信息系统,逐步完善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数据的互联共享,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国有资产的分析调查、监督审议和推动整改等各项工作提供服务,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水平。

(二)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1.创新监督手段,拓宽国资监督范围。人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除了采取听取报告、开展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要积极创新监督方式,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重点问题,建议可以采取开展专题询问、质询或者特定问题调查的监督方式,深入了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要积极推动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紧密衔接,结合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情况,对相应国有资产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要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与人大常规性工作监督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和延伸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链条,结合地方政府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实施等重点工作监督,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效益发挥等情况进行监督,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针对性、常规性和持久力。

2.加强协作配合,强化国资监督合力。国有资产覆盖面广,特别是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涉及较多部门,因此地方各级人大要探索建立与其他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联合开展国有资产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其他专门委员会对口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等,对相关领域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和政策开展调查研究,更好发挥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特别是要加强与兄弟地区的工作信息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学习研究创新性做法和有益经验,共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水平。

3.强化跟踪督办,增强国资监督刚性。地方各级人大要建立健全审议意见督办机制,明确交办时限,加强与政府承办单位的联系,督促承办单位及时研究、确定方案、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此外,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听取汇报、查看国有资产报表、组织视察等方式,对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提高审议实效,进一步增强监督刚性,避免国有资产监督流于形式。

4.借助审计力量,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部门是专门的财务监督部门,地方各级人大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沟通联系,借助审计部门的力量,发挥其专业职能作用,对国有企业、自然资源等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国有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善于运用审计部门的审计成果,针对审计出的问题,加强跟踪督办,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整改落实,使人大监督的法律性与审计监督的专业性合为一力,借用审计成果借势发力,进一步增强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权威。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监督的专业化水平

1.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力量。针对地方各级人大普遍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队伍较为薄弱的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覆盖面广、复杂性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专业要求较高,建议地方各级人大要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工作实际需求增加编制充实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人员力量,建立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完全胜任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专业队伍。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培训。地方各级人大要切实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学习培训,不定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财经知识、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以更好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派财经工作人员到相关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跟班学习,参与具体业务,学习资产管理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财经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逐步使“外行”变“内行”,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水平。

3.探索引进专业力量协助监督。地方各级人大要探索建立专家咨询库,从当地聘请具有金融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和专家教授等专业人员组成财经专家咨询库,或者随机抽取一批具有非官方背景,多年从事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顾问团,直接参与国有资产监督工作,借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提出咨询意见,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专业化水平。

人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任重道远,地方各级人大要按照《中央意见》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实践,逐步扩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范围,促进国有资产持续稳定保值增值,切实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积极推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年审”,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水平,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开创地方各级人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新局面。

【篇三】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财政部部长刘昆15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33.9万亿元

报告介绍了目前国有资产总体情况。截至2019年底,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33.9万亿元、负债总额149.8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64.9万亿元。全国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93.2万亿元、负债总额262.5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20.1万亿元。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7.7万亿元、负债总额10.7万亿元、净资产27.0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11.8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5.9万亿元。

此外,因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尚未完成,全国国有土地、国有森林、草地总面积为截至2018年底数据,分别为50552.7万公顷(75.8亿亩)、8436.6万公顷(12.7亿亩)、28603.3万公顷(42.9亿亩)。201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9041.0亿立方米,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

全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刘昆全面介绍了财政部管理国有资产的情况。

在企业国有资产方面,着力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水平。研究起草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支持普惠金融提质增效,提升用户金融获得感。

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过紧日子要求落地生效。服务和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着力提升管理规范层级,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持续优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举措。

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围绕重大战略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政策规划落地实施。认真履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稳步开展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自然资源法治体系建设,严格开展清查治理和督察执法。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刘昆同时透露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相统一。坚持和完善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加强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二是着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贯彻落实国企改革“1+N”系列文件精神,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是加快构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框架,促进国有金融资本职能有效发挥。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框架,适时出台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

四是持续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推进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特点的管理体系。

五是筑牢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不断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健全完善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加快推进清查试点和资产价值评估标准制定。建立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协作工作机制。

【篇四】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今年以来,我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运作高效为目标,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成效

(一规范资产配置管理,把好资产“入口关”。按照“依法配置、保障需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根据《山丹县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年度采购预算、履行职能、资产存量及人员编制等情况,对单位的资产配置申报进行审核,严格资产配置行为,把好资产配置入口关。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拟购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配置;有配备标准的,严格按标准进行配备;尤其对今年机构改革涉改单位的资产配置申报进行了严格的审批,有效避免了单位资产配备的盲目性,防止了重复和超标购置,节约了有限的财政资金,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

(二加强资产使用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各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制和各项资产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资产使用管理的内部流程、岗位职责和内控制度,充分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优势,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三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及收入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山丹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丹县财政局关于加强山丹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我县资产处置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履行报批手续。对于土地、房屋、车辆等大额资产的处置,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把“审批程序、资产评估、公开拍卖、收入管理”四道关口,做到依法依规运作。同时还加强资产收益管理,将资产收益全部纳入政府非税收入及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资产使用效益和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

(四完成各类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全面摸清政府“家底”。根据省、市财政部门通知要求,先后完成了202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2022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资产报告及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编报工作,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04624.17万元,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资产总计256435.99万元,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23939.79万元。全面摸清了政府“家底”,为加强政府资产管理绩效和建立我县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打下了基础。

(五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动态管理。我县于2022年完成全县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工作,止目前,已建成从财政部门到主管部门,再到资产所有单位的资产网络数据体系。于2022年年底全面实施部署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三期,按时完成系统数据治理。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年初在2022年资产年报的审核过程中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资产年报数据又进行了全面的核实、补充和完善,使资产系统资产与单位财务报表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了资产数据体系,为推动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动态化、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六完成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及闲置资产清查工作。经清查,截止2022年3月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中有出租出借、闲置房屋及土地资产的单位共53家,涉及资产110宗,面积225949.66平方米,价值7034.08万元。为下一步研究制定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制度打好基础。

(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国资监管。一是为深化投融资企业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激励机制,按照《山丹县县属国有投融资公司人事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鼓励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县属国有企业服务的若干意见》、《山丹县县属国有投融资公司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及《山丹县县属国有投融资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薪酬考核暂行办法》,由县政府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在编领导干部中选聘了部分国有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及总经理到企业任职工作,并对我县投融资公司进行2022年度绩效薪酬考核。二是为积极顺应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深化改革的政策精神,做好山丹宾馆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充分利用政策机遇,深入推动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做好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国资部门的要求比,与全面推进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和完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省、市、县已经出台的资产管理制度办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情况;二是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传统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三是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部分单位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和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部门之间不协调。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针对资产清查核实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使国有

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动产出售、出让、出租、出借等行为,要有完整严密的制度规范;构建规范财政、部门和单位资产管理内控机制,防范资产管理风险,严堵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坚决杜绝账外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建议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列入年度财政监督检查,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意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因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定期不定期举办或参加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培训班,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资产购置、使用、报废、处置等流程,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并鼓励各部门进行资产管理的调研,以促进资产管理工作良性发展。同时,要明确部门、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不断提高各部门、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更上新台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被提到了主要议程,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此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规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剥离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统一划归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管理;创新资产配置机制,规范资产配置管理等方面对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被提到了主要议程,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各

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标志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正式步入实施阶段。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本文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探讨。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帐实不符现象普遍。“重钱轻物”较严重,部分单位在购置、处置、报废、接受捐赠等过程中,没有及时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且不进行帐务处理。同时,资产损失、流失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资产形成过程中的流失,一些单位在资产购置过程中,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费用,根本没有列入固定资产,使得这些资产游离于国有资产的监管之外,形同流失;二是使用过程中的流失,部分单位资产由于疏于管理,致使资产遗失或被盗,既未落实责任,又不进行申报核销,形成“有帐无实”;三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流失。有些单位随意处置资产,资产不通过评估、不公开处置、擅自转让、低价出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现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其中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资产管理重视不够。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将其当作一件大事来抓,“重进轻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上的免费性,再加上资产的配置不尽合理,造成了资产的过度占用和浪费。

看着都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吸收了不少经验!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相关文章:

如何做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国有企业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集体廉洁谈话讲话稿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外来人员管理的通知

加强队伍建设标题金句

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中心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学习体会交流会上发言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4篇

https://m.ndcksc.com/fanwen/94776/

推荐访问

分享

热门关注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报告范文汇总四篇

学习报告

形式与政策学习报告【汇编五篇】

学习报告

教育整顿学习报告【三篇】

学习报告

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报告锦集三篇

学习报告

主题教育学习报告范文汇总四篇

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锦集3篇)

学习报告

会计道德学习报告范文三篇

学习报告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报告集合5篇

学习报告

纪检监察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报告范文(精选四篇)

学习报告

党史学习报告范文(精选三篇)

学习报告